越南金融体系近日上演“史上最大规模账户清理行动”——自9月1日起,越南国家银行(SBV)一口气冻结并关闭约8600万个银行账户,占全国账户总数近43%,震撼整个金融业,也在加密货币社群掀起轩然大波。
根据外媒报道,越南央行此举旨在遏制网络诈骗、洗钱与假账户泛滥问题。官方规定,所有银行账户必须完成生物辨识验证(Biometric Verification),包括指纹或人脸识别,方能继续使用,否则将被系统自动停用。
越南目前拥有约2亿个银行账户,这意味着近半数账户因未达标而被封停。消息一出,社交媒体与金融圈瞬间炸锅,不少民众抱怨“账户一夜之间消失”,甚至连部分企业账户与工资发放户也受到波及。
外籍人士“卡关” 必须返越认证
新规定要求账户持有人必须亲自完成生物验证,这让身在国外的越南侨民与外籍人士叫苦连天。许多人反映,无法透过远程或线上系统验证,必须亲自回越南,否则账户长期无法解冻。
银行业者则被迫火速升级系统,以配合政府“了解你的客户(KYC)”新规。越南政府强调,此举不仅是打击犯罪,更是迈向无现金社会与数码经济转型的重要一步。
“账户清理”变“资金恐慌”
然而,随着大量账户被冻结,网络上开始流传“政府没收存款”的谣言,引发恐慌。越南央行随后澄清,账户并未被没收,资金仍安全保留在系统中,但在完成身份验证前无法提款或转账。
央行强调:“这是一项数据清理行动,不是资产充公。”但对于无法回国的外籍人士与在外留学生而言,资金被锁等同“变相没收”,仍引发强烈不满。
币圈讽刺:“这就是我们用比特币的原因”
此事件也引爆“金融自主权”争议。加密货币倡议者批评越南政府过度集中金融控制,称此举证明传统银行体系“不可靠”。
“你以为那是你的钱,其实只是银行的数字。”
“这就是我们选择比特币的原因。”
分析人士指出,越南此举虽有助净化金融体系,但若执行过于仓促、沟通不足,可能反噬公众信任、加速民众转向去中心化金融(DeFi)。
一场旨在打击诈骗的行动,如今正演变为一场关于“金融自由与国家监管界线”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