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斯木省华总会长兼成邦江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吴标生博士严厉批评2026年度财政预算案,指其延续“养官大于发展”的旧有思维模式,行政开支庞大却欠缺结构性改革,令国家财政持续恶化。
他指出,政府若继续拒绝削减冗员,放任行政体系不断膨胀,终将拖垮财政结构,陷入“入不敷出、借债维生”的恶性循环。
吴标生引用财政部数据指出,2026年财政预算案总收入为3431亿令吉,总支出则高达4192亿令吉,赤字达761亿令吉,占总收入的22.2%。其中,行政开销多达3382亿令吉,占总支出的80.7%,发展支出仅810亿令吉(19.3%)。
“换句话说,行政开支几乎耗尽所有财政资源——占总收入的98.57%。这说明政府的钱几乎都花在‘养体系’,而不是‘建国家’。”
他进一步分析,在3431亿令吉收入中,仅剩49亿可供发展使用,其余发展支出几乎全靠借贷填补。“这等同拿未来纳税人的钱来支付今日的行政成本,是极度危险的‘以债养政’模式。”
吴标生对国家债务状况深表忧虑。截至2025年6月,马来西亚公共债务已达1.7305兆令吉,比去年增加逾700亿令吉,涨幅4.2%;其中联邦政府债务高达1.3042兆令吉,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4.7%。
“若赤字与债务双双攀升,国家将陷入借新还旧的财政泥潭。”
他点出,臃肿的公务员体系已成为财政压力主因。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HRMIS),截至2024年底,全国公务员人数达130万2429人(不含警察及军队),比例高达1:20,为东南亚最高。相比之下,日本为1:128、中国1:110、新加坡与韩国为1:71、台湾为1:66,显示我国政府机构过度庞大、效率低下。
“公务员薪酬、津贴与退休金支出连年攀升,而政府仍未进行实质改革,财政赤字与债务因此不断扩大。”
他指出,2026年预算中公务员薪酬支出高达1094亿令吉,占行政开支最大比例;2026年公共服务薪酬制(SSPA)第二阶段调薪将为G15及以下职级公务员加薪7%,进一步推高财政负担。与此同时,退休公务员相关支出预计增长6.8%,达428亿令吉,其中337亿用于退休金。
吴标生批评,马来西亚自1998年以来几乎年年赤字,依靠举债维持运作已成惯例。他质疑,在东马持续贡献石油与天然气收入的情况下,联邦财政为何依旧入不敷出?“庞大的资源收入究竟流向何处?为什么国家依然背负沉重债务?”
他呼吁政府必须正视结构性问题,从根本上推动行政体系改革,包括机构重组、绩效考核、裁减冗员及推动数码化行政,以释放财政空间。
“政府应削减非生产性支出,把资金重新导向教育、科技、绿色经济、产业升级及中小企业发展等能带来实质成长的领域。”
吴标生敦促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以身作则,带头推动政府机构瘦身与改革,检讨冗余岗位与职能重叠,确保公共财政真正服务于国家长远利益。
“唯有领导层敢于革新,财政赤字才能受控,经济才能重回健康轨道。否则,这份预算案将继续成为‘公务员的预算案’,而非‘人民的预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