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国上下正齐心协力重振经济、吸引投资、恢复信心之时,巫统青年团长拿督阿克马却偏偏在一杯酒里找话题,要求革除旅游部长职务。这种操作不是政治远见,而是政治焦虑的投射——当一个人跟不上时代,就只好和酒杯较劲。
事实摆在眼前。旅游促进局早已澄清,涉事晚宴并非政府主办,而是业界自筹、企业赞助的私人活动,目的在于感谢国际合作伙伴。政府没有花一分钱公帑,也未批准所谓“无限畅饮”。
这场晚宴的真正意义,是庆祝马来西亚成功举办一场带来4亿2000万令吉经济效益的国际会展,为国家带来投资与商机。对国家,这是招商成果;对人民,这是就业与希望的象征。然而,阿克马选择视而不见,看不到酒店业的复苏,看不到中小企业在展会中获得订单,看不到政府正为“2026大马旅游年”积极铺路。他只盯着一杯酒,把它当成攻击的武器,用来制造无端的政治焦虑。
于是,他喊出“革职部长”的口号——没有证据,没有数据,没有逻辑,只有表演与愤怒。这种政治姿态,说穿了,就是“酒桌上的正义”:不问政策,不谈经济,只谈谁碰了酒杯;不关心人民,只制造情绪。阿克马把多元社会中的正常场景,硬是扭曲成政治危机,既误导公众,也破坏马来西亚赖以自豪的多元与包容。
更讽刺的是,他自称“捍卫道德”,却连最基本的事实都不看。现场早有提供非酒精饮品,宾客自选互敬,无人被冒犯。难道在国际场合里,一瓶红酒的存在就能成为“罪证”?如果连这一点文化差异都容不下,马来西亚又如何让世界相信我们仍是一个开放、理性、成熟的国家?
真正的政治,不是靠喊口号分对错,而是用政策解决问题。今日的马来西亚,需要的是能带来投资、创造就业、推动复苏的实干者,而非沉迷于口水战的表演者。那些只会消费舆论、煽动情绪的政客,终究在拖累国家前进的脚步。
一杯酒掀不起风浪,却能照见谁在虚伪。阿克马的政治喊话,如同泡沫——喧嚣一时,转瞬即逝。人民看得清楚:有人正努力让世界认识马来西亚,也有人执意把国家拖回封闭与狭隘。
政治,不该止于喧哗;治理,必须回归理性。当全民都在渴望稳定与成长之时,那些仍沉溺在“酒杯政治”里的政客,终将被时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