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热爱马来西亚文化与美食的尼日利亚女子,近日在社交媒体上感叹,昔日独具特色的“Pasar Malam文化”正逐渐式微——传统小吃被各种“爆红食物”取代,价格也愈来愈高,让她倍感失落。这番心声不仅令她自己心碎,也引起许多大马网民的共鸣。
她在TikTok帐号 @owenclairee 上分享视频说,以往夜市是许多大马人下班或周末的必去之地,既能买到便宜餐点,也能享受道地风味,如今却变得像“高档超市”,传统小吃愈发稀少。
“夜市已经不像夜市了。食物价格离谱,一些经典小吃逐渐被巧克力甜品、芝士蛋糕甚至沙威玛(shawarma)等外来食品取代。”她感慨道,并呼吁“把旧的Pasar Malam文化带回来”,希望能找回过去售卖廉价化妆品、小零食的摊贩。
她进一步形容,如今的夜市显得过度整齐规划,氛围更像“生活方式品牌”,失去了昔日的喧嚣与本土味道。“以前的夜市,有傍晚的凉风,油烟飘散的熟食档口,新鲜蔬果的气息,还有三五令吉就能买到的衣物和零食,那种混乱却充满魅力的感觉,现在都没有了。”
她的留言引起热议,许多大马网民纷纷响应。有网友回忆道:“小时候的夜市最好玩,现在东西贵得离谱。”这条评论收获近9000个点赞,显示民众共鸣极强。有人抱怨,如今想找最简单的炸香蕉(goreng pisang)都困难,反而充斥着昂贵的“芝士炸香蕉”;也有人叹息,夜市一袋炸香蕉如今只剩三片,每片就要1令吉。
不少人怀念花生煎饼(Apam Balik)、炸鱼饼(Keropok Lekor)、豆腐花(Taufufa)、玉米杯等传统小吃,认为夜市昔日的氛围比现在更美好,甚至有人直言:“有时在美食中心用餐还比在夜市便宜。”
不过,也有网民指出,在北马和东海岸一些地方的夜市,依然能保留传统特色,继续售卖地道美食。尽管“爆红食物”成为趋势,但这也反映了摊贩们为了迎合顾客口味所作的改变。
这名外国人的感慨,折射出许多大马人共同的怀念:夜市不仅是购物与用餐的场所,更是一种充满人情味与文化气息的生活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