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移民局与吉隆坡市政局(DBKL)昨晚联手展开突击行动,突击隆市多个商业区,成功逮捕12名涉嫌非法垄断本地生意的外籍“劳板”,也让长期受压的本地商贩终于得以松一口气。
这场由“食肆行动”(Ops Selera)与“采集行动”(Ops Kutip)组成的执法行动,于晚上8时展开,直到午夜结束。执法人员在哈芝达益街和甲洞孟加拉拉镇展开检查,共临检27人,其中12名为疑似非法移民的外籍人士,当场被捕。
在哈芝达益街摆摊28年的61岁小贩罗斯妮坦言,对外籍商贩长期霸占摊位、非法经营的情况早已心生不满。
“很好,我支持(取缔行动)。把他们全部带走!他们垄断了所有生意,我们本地人有时候一天只赚5令吉。”
她透露,许多外籍商贩通过“阿里巴巴”方式,借用本地人的营业执照,在街边售卖衣物、饰品等商品,直接与本地小贩竞争。
“他们不是员工,全都是老板!我们卖什么他们也卖一样的,抢走了所有顾客。”
尽管罗斯妮也有机会将摊位转租出去,但她坚持亲自经营,因为这是她主要的生计来源。
“以前一天可以赚100到150令吉,不只够养家,还能供我患重病的孩子。”
执法过程中,一些外籍摊贩在发现执法人员靠近时,立即弃摊逃跑。
吉隆坡移民局主任莫哈末沙比指出,执法队伍在甲洞与市中心展开两轮突击检查。
第一轮行动在一家餐馆展开,逮捕了8名非法移民,包括餐厅员工与顾客,涉及孟加拉与尼泊尔公民;第二轮则在市区另一摊位区展开,逮捕4人,来自印尼、孟加拉与巴基斯坦。
此外,当天下午12时,执法队也在金马一带一栋酒店式公寓展开突击,逮捕28名非法移民,并逮捕2名本地人协助调查,疑为这些非法移民的雇主。
莫哈末沙比强调,所有被捕者将援引以下法令处理:
- 《1963年移民条例》第39(b)条文(违反签证条件)
- 《1959/63年移民法》第15(1)(c)条文(逾期居留)
- 第6(1)(c)条文(无合法入境文件)
他补充,移民局将持续展开执法,遏止非法外籍人士干预本地经济与就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