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种经历?—— 明明困得眼睛睁不开,坐在沙发上刷刷手机就能秒睡,但一旦躺到床上,却精神紧绷、辗转反侧到半夜。

专家指出,沙发比床更容易让人入睡,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

Advertisement

  • 环境氛围:沙发区光线昏暗、温度适中,还有电视或手机的背景音,容易让人放松。
  • 包裹感:沙发柔软且空间较小,给人安全感。
  • 心理差异:床会让人产生“必须要睡着”的压力,反而加重焦虑。

研究显示,有睡眠困扰的人里,超过三成是“担心睡不着,结果真的睡不着”。也难怪,很多人宁愿在公交车、办公室、甚至电影院打瞌睡,也比在床上入眠更快。


专家揭睡眠困扰机制

  • 焦虑是最大敌人:当人躺在床上,脑海容易浮现工作和生活琐事,越想越焦虑。
  • 半夜清醒陷入恶性循环:午夜过后,大脑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却更容易放大担忧,让人越想越睡不着。

改善睡眠的实用方法

制造睡前仪式感
睡前1小时放下电子产品,换上睡衣、泡脚、听音乐或白噪音,让身体进入放松模式。

倒空思绪
给自己10分钟思考时间,或者写下担忧事项,帮助大脑“下班”。

训练“见床就困”
别强迫自己在床上硬撑,困意来时再上床,久而久之,大脑会把“床”与“睡眠”建立条件反射。

保持规律作息
每天尽量在固定时间入睡和起床,成年人理想睡眠时长为7至8小时。


⚠️ 温馨提醒:如果失眠已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应尽快就医,别让焦虑与睡眠障碍形成恶性循环。

上一则新闻恶意曲解挺巴勒斯坦立场 大马政府发文严厉反驳
下一侧新闻餐馆养一堆动物 业者被罚1万关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