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队陨石猎人在广东茂名成功寻得一块重达423公斤的陨石——他们在得知五月底出现火流星目击报告后连夜出动,最终在荔枝园的撞击坑中挖出这颗被命名为“茂名”的陨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据媒体报道,5月底晚间茂名上空出现一道显眼火流星,多名民众目睹其划过天际,普遍猜测碎片落入海中。陨石爱好者步凡与其团队并未放弃,他们于6月1日动用无人机勘测并配合地面搜索,在茂名电白区沙院镇一片荔枝园发现疑似撞击痕迹。经过十多个小时的挖掘,团队从土中掘出一块主石及若干碎片,总重量约423公斤。
步凡随后于6月10日将标本提交给国际陨石学界鉴定,9月6日正式获准登记并命名为“茂名陨石”(Maoming)。这颗陨石被认定为中国境内目击到降落并确认的第二大型单体陨石,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科研团队指出,“茂名”陨石保存良好、极为新鲜,能够保留小行星早期的原始信息,对研究太阳系早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分析显示,该陨石形成于约45.5亿年前,放射性含量极低,对人体无害。
步凡表示,这类高度定向、能迅速锁定落点并由业余爱好者快速回收的陨石十分罕见,占所有发现比例不到1%,此次成功也验证了他们的轨迹计算与搜寻方法,具有示范意义。团队已将部份样品无偿捐赠给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与紫金山天文台等单位,并获相关机构颁发证书与认可。
对于陨石的去向,步凡表示希望留在发现地附近保存,他已于9月20日联系广东省内博物馆或收藏单位,认为“留在茂名,才是这块陨石最合适的归宿”。他兴奋地形容这次发现“像做梦一样”,对团队能参与并推动这样一项科学发现感到无比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