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近一个月来大幅下滑,猪农批发价从每公斤22至23令吉暴跌至12至13令吉,跌幅逾四成,但市场上的猪肉食品售价却迟迟未见明显回调。

供过于求 买气低迷
过去几年,猪肉价格几乎只涨不跌。然而,自上个月起,生猪批发价一路下探,主要因为供应量增加,消费需求却跟不上。业者透露,经过一轮涨价潮后,许多消费者已被高价吓退,不仅减少购买猪肉,也少点以猪肉为主的食品,如烧卖、叉烧、烧肉与肉骨茶等,加上经济低迷,更让消费趋紧。

Advertisement

沙巴一名养猪户举例,以前生猪价每100公斤可卖2200令吉,如今已跌至1200令吉,但买气依旧冷清,销量并未见起色。“猪长肉很快,十天就能增加十公斤体重,养殖场必须尽快出货,但需求萎缩导致猪只过剩,而饲养成本依然高企。”

批发价跌 零售价未跟进
生猪主要供应给宰猪商,再分销到市场。按理说,批发价暴跌,零售猪肉也应随之便宜。业者观察到,市场部分猪肉确实有小幅下调,例如腩肉从50令吉降至约40令吉一公斤,但整体食品价格却几乎不动,餐馆售卖的烧肉、叉烧等,连降个1令吉或50仙都不曾出现。

业者强调,希望透过媒体让消费者知道,生猪价已下跌超过40%,理论上,市面上的猪肉及相关食品都应比以前更便宜。

从短缺到过剩的反差
三年前,非洲猪瘟爆发,加上饲料价格飙涨,迫使许多沙巴猪农减产甚至停养,造成州内生猪供应长期不足,猪肉多次涨价,带动各种猪肉食品连环涨。华人新年前,腩肉一度飙到每公斤58令吉。如今,局面完全逆转,价格急挫却难以带动消费,养猪业再度陷入困境。

上一则新闻发出恶臭引起注意 华裔女陈尸住家厕所
下一侧新闻还挑衅邻居“去报警”?罗兴亚人嚣张行径惹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