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天然反式脂肪来自草食动物肠道菌的代谢,对健康并无害处;然而,人工反式脂肪则危害健康。医生表示,人工反式脂肪是通过氢化处理来延长食品保存期限的产物,长期摄取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初日诊所减重及家医科医生李思贤指出,天然反式脂肪源自草食动物的肠道菌,它们将纤维转化为共轭亚麻油酸。研究发现,这类天然反式脂肪不仅无害,甚至可能对免疫功能和代谢有益。

Advertisement

然而,人工反式脂肪是人类通过“氢化”植物油所产生的,目的是为了延长保质期,让油脂在常温下变为固态。这种氢化油几乎无法被人体代谢,形成了异常分子,常见的乳玛琳、氢化植物油、酥油,以及大部分速食炸物都含有这种成分。

人工反式脂肪会直接嵌入细胞膜,改变膜的流动性和结构,导致关键信号传递失灵,血管收缩、发炎,甚至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还会启动促炎途径,持续提高炎症因子的水平,造成全身慢性炎症。在代谢方面,人工反式脂肪会干扰胰岛素信号传递,加剧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控制问题。

除此之外,人工反式脂肪还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增加胆固醇风险,甚至提升三酸甘油脂水平,使LDL颗粒变小变硬,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风险因素。李思贤强调,摄取人工反式脂肪不仅仅是油炸食品过多导致肥胖的问题,更是分子层面上的细胞毒性,世界卫生组织已呼吁各国彻底消除人工反式脂肪。

不过,身体并非完全无法应对人工反式脂肪的危害。李思贤表示,一旦停止摄入人工反式脂肪,细胞膜的胆固醇组成将在几周内恢复。在这一修复过程中,如果能够结合高剂量的Omega-3(EPA、DHA)、抗炎营养素(如维生素C、E、姜黄素、多酚)和适度的间歇性断食,有助于启动自噬机制,清除受损的膜成分。

李思贤还提醒,肝脏的支持至关重要。奶蓟草、牛磺酸或甲硫氨酸等可以帮助肝脏的解毒途径,有效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

最后,李思贤警告,标示为“反式脂肪=0”的食品不代表完全没有反式脂肪。根据法规,每100克食品中反式脂肪少于0.3克即可标注为零,但如果经常食用零食、饼干或炸物,这些“微量”反式脂肪会逐渐积累,变成慢性毒素。要真正远离人工反式脂肪,不仅要避免摄入,还要积极修复,透过营养、生活方式和精确监测,把细胞拉回健康轨道。

上一则新闻常常喝「无糖饮料」以为没事 女子患糖尿病酮症
下一侧新闻横越马路被撞飞 女子魂断交通灯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