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非政府组织近日展开行动,收集签名请愿,要求政府去除殖民地色彩,将“波德申”(Port Dickson)改名为“码头海滩”(Pantai Dermaga),以彰显本土文化与国家象征。
参与团体包括马来西亚身份赋权组织(Identiti)、伊斯兰维护组织联盟(Pembela)、马来西亚穆斯林联盟(Isma)、民族主义联盟(GN)以及马来咨询理事会(MPM)。
Advertisement
发言人依斯拉华尤迪指出,波德申原为马来村庄“丹绒哥慕宁”,1889年被英国殖民者更名为德申港。“如今村庄已消失,仅剩一座古清真寺见证历史。”
他解释,拟议的新名“Pantai Dermaga”意为“港口海滩”,既符合地理环境,也能保留“PD”的缩写,延续地方认同感。
依斯拉批评,以殖民者名字作为国家地名极不合理,马来西亚独立已逾半世纪,却仍遗留不少殖民地名。他举例,独立初期已有更名行动,如“杰斯登”改为“哥打京那峇鲁”,“瑞典汉港口”改为“巴生港口”,“威尔德港”改为“十八丁”。
该组织呼吁森州政府表明立场,并强调若不及时行动,下一代恐对真正的历史一无所知。他们也重申,官方语言应在招牌与公共标识中获得优先,以维护国文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