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150岁”的话题再度掀起热议。近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对话中提及长寿议题,再次引发关注。然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早已不只是政治领袖的想象,美国矽谷的亿万富豪们,早在过去25年间便大举投入资金,推动抗老化与延寿研究。据《华尔街日报》统计,这些资本巨擘累计注资至少51亿美元(约214.61亿令吉),投入各类“逆龄产业”。
矽谷大亨纷纷下注
重量级投资人名单星光熠熠,包括:
- OpenAI执行长萨姆·阿尔特曼(40岁),个人投资Retro生物科技公司1.8亿美元(约7.87亿令吉)。该公司主打“细胞再生”,研发逆转老化的药物。
- Palantir创办人彼得·蒂尔(57岁),与其企业及基金已在10多家抗老化公司投下约7亿美元(约29.46亿令吉)。
- 知名投资人马克·安德森(54岁)及以色列/俄罗斯富豪尤利·米尔纳(63岁),同样大手笔投入。
这些资金让原本在学术界边缘的“长生研究”,如今摇身一变成为科技与资本竞逐的新风口。
三大投资领域
根据公开文件与招股书,过去25年的125亿美元(约526.01亿令吉)投资,主要集中在三大板块:
- 细胞再生与延寿:约51亿美元(214.61亿令吉)。
- 抗击老年疾病:约49亿美元(206.19亿令吉)。
- 保健与美容科技:约26亿美元(109.41亿令吉),包括营养补充品、健康追踪仪器等。
其中最受瞩目的案例是2022年成立的 Altos实验室,已募得30亿美元(约126.24亿令吉),成为融资之冠。另一家新兴公司 BioAge实验室,则已筹得近5.6亿美元(约23.57亿令吉)。
人类寿命能否突破150岁?
这些公司抱持着同一个愿景:让人类活得更久、更健康。BioAge执行长克里斯滕·佛妮曾向投资者表示:“既然已有许多人能健康活过百岁,为什么不能让所有人都做到?”
而部分企业家的动机更为私人。比如,Viome生命科技的创办人纳文·简恩,就因父亲死于胰腺癌而决心创业。他的公司销售家庭检测工具,分析数据后提供营养与健康建议。他直言:“我希望未来,老化只是一种选择。”
科技与资本塑造的“长寿梦”
从Retro到Altos,再到Juvenescence,超过80家企业正全力推动“逆龄科技”。无论是重建细胞功能,还是研发营养干预,科技巨头与资本大鳄们都希望通过这些尝试,把人类的寿命推向150岁,甚至更远。
这不仅是对衰老的挑战,更是一次关于人类未来的实验——到底长生会是科学的突破,还是资本的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