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6)日为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许多家庭忙着准备普渡祭品,桌上常摆满各式美食。然而在炎热夏季,如果忽略食物保存与饮食安全,原本的团聚喜悦可能瞬间变成肠胃炎噩梦。

恩主公医院家庭医学科主治医师郑文琦指出,根据食药署统计,去年食品中毒通报人数高达9,045人,创五年新高,多发生于夏季。郑医师分享临床经验,有家庭普渡后直接食用放置五至六小时的米粉,结果全家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她提醒,食物若在室温超过三小时未冷藏,容易滋生肠炎弧菌与蜡样芽孢杆菌,增加腹泻、恶心及呕吐风险。糕点若无法当天食用,应立即冷冻保存;熟食再次食用前务必加热至沸腾。

Advertisement

除了保存问题,供品选择也影响健康。郑医师提醒,“三高地雷”包括罐头、甜饮料与油炸食物,高钠、高糖、高油,对慢性病患者尤其不利。一小罐罐头就可能超过一天钠建议摄取量;精致淀粉如红龟粿、发糕则易使血糖飙升。她建议改以新鲜水果、无糖茶、蒸煮地瓜、南瓜或山药等天然食材,冷藏食品应分装保存、分批食用;高糖高盐食品仅供象征性祭祀,不必全部食用。

普渡后将供品混成“大杂烩”或过量摄取油盐,易引发肠胃不适,甚至急性病发。门诊曾见糖尿病患者血糖失控、痛风急性发作或因消化不良胀气难眠的案例。郑医师提醒,进食应分餐、按顺序:先蔬菜、再主食、最后肉类,以减轻肠胃负担。慢性肾脏病患者需控制蛋白质及磷钾摄取,糖尿病患者避免高糖酱汁,痛风患者减少海鲜与内脏。

此外,焚香烧金纸产生的烟雾也潜藏健康风险,PM2.5及挥发性有机物会刺激呼吸道,对哮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特别危险。郑医师提到,曾有哮喘病人仅在庙中停留十分钟就胸闷咳嗽,需要立即使用喷雾药物。建议民众可改用环保香、环保金纸,甚至以合掌祈福代替;若仍需焚香,应佩戴口罩、保持通风,祭拜后也要立即清洗衣物及身体。

郑医师呼吁,中元普渡除了祈求平安,也要顾及自身健康。妥善保存食物、慎选天然食材、控制饮食份量、减少烟雾暴露,才能真正达到“平安无虞”。

上一则新闻诗巫排屋火灾 烧毁3屋及车房
下一侧新闻规模长达2.32公里 全马最长早市列纪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