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普渡进入高峰,许多家庭准备丰盛供品祭祖祈福,但在炎热天气下,若食物保存与处理不当,极易引发食安危机。台湾医师提醒,祭拜固然重要,但健康同样关键,民众应谨记「保存、挑选、份量、香火」四大守则,避免祭祀变成健康隐患。

根据台湾卫福部食药署2024年数据,食品中毒通报人数高达9,045人,创五年来新高。台湾恩主公医院家庭医学科医师郑文琦表示,高温潮湿环境最适合细菌繁殖,他就曾接诊一户人家,因在普渡后食用放置超过五小时的米粉,结果全家出现急性肠胃炎。

Advertisement

郑文琦提醒,熟食若在室温超过3小时未冷藏,容易遭肠炎弧菌或蜡样芽孢杆菌污染,导致呕吐、腹泻。他建议:

  • 供品拜完尽快冷藏,尤其是易腐食品。
  • 熟食二次食用前必须加热至沸滚,确保杀菌。
  • 糕点类若当天吃不完,应立即冷冻,比冷藏更安全。

至于常见供品,他点名「三高地雷」:罐头(高钠)、含糖饮料(高糖)、油炸物(高油)。这类食物对慢性病患者尤其危险,一罐罐头肉类可能就超标一日钠摄取量,香肠、贡丸和油炸零食则兼具高盐高油,红龟粿、发糕等精致淀粉也会让血糖快速飙升。

他建议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与痛风患者,改以新鲜水果、无糖茶、地瓜、南瓜或山药等天然食材为供品。拜拜后的食物应分装冷藏,分批食用;对于高糖高盐的祭品,仅作象征性祭拜,不必强行吃完。

在控制份量方面,他强调,门诊常见患者因普渡剩菜混成「大杂烩」,一次吃下过量高油高盐,导致血糖失控或痛风发作。有民众甚至因半夜胀气腹痛就医。他建议进食时先蔬菜、再主食、后肉类,避免暴饮暴食。肾脏病患者须注意蛋白质、磷钾摄取,糖尿病患者减少酱汁与油脂,痛风患者更要避开海鲜与内脏类。

中元祭拜少不了烧香烧金纸,郑文琦提醒,燃烧产生的PM2.5与挥发性有机物(VOCs)可能刺激呼吸道,尤其对气喘、慢性肺病及过敏体质者危害更大。他曾遇到一名气喘患者,在庙里拜拜不到十分钟就胸闷咳嗽,连紧急药物也难缓解,最后必须到诊所接受吸入治疗。

为降低风险,他建议民众选择环保香、环保金纸,或以合掌、手拜取代焚烧,既能表达诚心,也减少烟雾对环境和身体的伤害。若必须焚香,应佩戴口罩、保持空气流通,并在祭拜后洗手、洗脸、更换衣物,避免烟雾残留造成不适。

上一则新闻对王室做出不实指控 土团党领袖被逮捕
下一侧新闻“昌明政府是失败政府” 安华被批言行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