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中元节,吉打天后宫城隍殿依循州城隍爷圣谕,首次举行“夜巡保境·夯枷赦罪大典”。约50名信众套上木枷、纸枷与赦罪文疏,随城隍爷出巡1公里,寓意忏悔赦罪、消灾解厄。
台湾传统首次引入马来西亚
此科仪源自台湾新竹都城隍庙,拥有逾百年历史,并被列为重要无形文化资产。这是马来西亚首次将赦罪仪式融入中元节庙会活动。
周四(4日)傍晚6时30分,仪式在米都丹洛工业区举行,7时起展开游行。信众一律身穿白衣、脸部抹黑,有的衣服印上“囚”字,宛如古代罪犯示众,象征勇于承认过错,向神明请罪。

庄严游行再现“赦罪”情境
现场由道士主持科仪,先禀告州城隍,再为信众逐一戴上枷锁、疏文与符咒。随后,3人佩戴木枷,47人佩戴纸枷及赦罪文疏,在黑白无常、鬼差与阴阳司护持下,浩浩荡荡巡境1公里。沿途场面庄严肃穆,吸引不少民众驻足观看。
所谓“夯枷赦罪”,意指肩挑枷锁以示承担过错。信众若曾失信于愿,皆可借此仪式洗心革面,祈求灾厄远离、重新开始。
三年夜巡首添赦罪科仪

吉打天后宫主任委员蔡政駥表示,该宫城隍殿已连续三年举办“夜巡保境”,今年首次遵圣谕加入“夯枷赦罪”环节,约50名善信参与,祈求家庭安康、事业顺利。
他指出,游行队伍除州城隍爷外,还包括鬼差随行,以及信众扶持黑白无常与阴阳司神尊一同巡境。游行结束后,所有纸枷与赦罪文疏将在翌日与大士爷纸扎金身一并焚化,象征赦罪完成。
议员亲身体验
当晚,哥打达鲁阿曼州议员郑瑞隆也戴上纸枷参与游行,亲身感受科仪。其他出席者还包括吉打渔业船主公会前主席准拿督卓双才局绅与神务顾问蔡科洋等人,共同见证这一首次在大马举行的赦罪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