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东广州一名年仅22岁的小卢,在三甲医院接受输卵管微创手术后,却因恢复室监护失职导致严重脑缺氧,最终被判定为脑死。
半小时无人查看
综合报道,小卢术后被转入恢复室,本应等待苏醒,却因喉罩移位造成供氧受阻,血氧骤降持续半个多小时未被发现。家属指控,期间监护警报响了多次,仍无医护前来查看,直到情况恶化才被发现。由于复苏室的监控设备故障,院方也无法提供现场影像。小卢最终因脑缺氧被诊断为脑死。
院方承认主治医师具备执业资格,但也坦言“监管医师警觉不足”。目前,家属已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要求追责并公开道歉。

广东类似悲剧曾发生
报道指出,就在几个月前,广东另一家三甲医院也发生过类似事件。一名34岁女子因子宫肌瘤接受子宫腔镜电切术,术后突发水中毒并引发低钠血症,导致自主呼吸停止,瞳孔散大,被判定脑死并于数日后离世。
其丈夫痛心表示,原以为只是小手术,没想到却成了永别。他先后两次申请鉴定,第一次结果认定“非医疗事故”,医院免责。但在广东医学会的二次鉴定中,结论被推翻,认定医院存在液体管理失误、术后监护不力等严重过错,最终定性为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最高等级),医院需负主要责任。
佛山市卫健局随后对涉事医院处以警告并罚款2万元,同时展开医务人员的追责程序。
网民质疑罚则过轻
两起事件引发舆论热议,许多人质疑区区2万元罚款远不足以反映生命的价值。有人对比指出,2023年深圳发生的类似事故,医院赔偿金额高达620万元,而此次行政处罚却显得轻描淡写。
专家提醒:复苏阶段最危险
专家指出,微创手术虽然创口小,但若涉及全身麻醉,风险并不低于开腹手术。尤其在麻醉复苏阶段,任何监护上的疏漏都可能带来致命后果。
这两宗案例也再次敲响警钟:医疗机构在强调“微创”与“安全”的同时,更应严格把控术后监护环节,避免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