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局逐渐迈入大选周期中点,经济学家预料,2026年财政预算案将更偏向惠民导向。除了可能落实碳税外,政府短期内不太可能推出新税制,反而有望扩大现金援助规模,以舒缓民生压力。

大马银行集团(AMBANK,1015,主板金融股)首席经济学家菲道斯指出,过去两三年的财政预算案大多以缩小赤字为核心。如今赤字已逐步下降,并有望在年底达成3.8%的目标,这为政府下半年提供更多财政空间,转向推动经济成长与“以民为本”的措施。

Advertisement

“随着大选周期进入中点,政策方向势必更倾向惠民,并且延续至2026年与2027年。因此我不认为政府会在近期推出新税,即便落实碳税,其实也不会对消费者造成明显冲击。”

他认为,政府甚至可能加大现金援助力度,例如通过关爱基本援助金计划(SARA)发放的100令吉,若执行得当,未来还可能借助SARA数据库来推出更多精准政策。

增长预测下修至3.8%

菲道斯在下半年经济前景汇报会上透露,由于美国关税效应及企业前期备货的支撑逐渐消退,我国经济动能将放缓,因此已将全年增长预测从4%以上下调至3.8%,略低于国家银行修订的4%至4.8%区间。

他补充,我国短期内不会出现严重下滑或衰退,强劲的家庭消费、旅游业回暖和建筑活动仍将托底经济。若全球贸易环境趋稳,或美国放宽部分壁垒,经济表现仍可能出现上行空间。

出口风险仍存

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经济按年增长4.4%,较去年下半年的5.7%明显回落,在东盟国家中降幅最为显著,主因是净出口大幅下滑。

菲道斯提醒,美国市场占我国整体出口约13%,8月新关税势必对出口构成压力。虽然部分关键产品,尤其是半导体,被排除在对等关税清单之外,为我国带来缓冲,但风险仍不容忽视。

“若美国未来将半导体纳入关税范围,或采取其他非关税限制措施,将对我国造成更大冲击,毕竟美国市场占我国半导体出口约20%。”

不过,他也指出,出口若走弱,进口同步放缓,意味着净出口对整体经济的拖累不会过于显著。

上一则新闻5男涉贩毒持毒 3人恐面临死刑
下一侧新闻诗巫医疗三大诉求 获部长积极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