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长陆兆福近日表明,尽管我国长期深陷交通堵塞问题,政府 暂时不会强制推行汽车寿命终止(ELV)或报废制度

为何迟迟不推ELV?

陆兆福坦言,过去只要媒体报道相关研究或建议,往往都会引发公众强烈反弹。
“我国每年新增约60万至70万辆新车,但由于缺乏报废机制,旧车依旧留在路上,导致车辆总数不断累积,这正是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的主因。”

Advertisement

他是在接受 Automachi马来西亚汽车资讯网《Teh Tarik》博客节目 专访时作出上述解释。
他以车贷为例:“若规定行驶10年的车必须报废,很多车主会难以接受。有人贷款9年才供完车,结果刚付清就要报废,这显然不合理。”

郊区现实:旧车仍是命脉

陆兆福强调,在公共交通尚不完善的郊区,居民日常生活高度依赖旧车,连电召车的覆盖率都有限。因此,在这样的国情下,贸然推行报废政策并不现实。
不过,他也补充,未来随着安全与环保标准提高,政府或会重新审视相关政策,但即便推行,也不会像新加坡严格规定“10年车龄”,而是可能设定 25至30年 的门槛。

现行措施:旧车回收与优惠政策

陆兆福指出,政府已发放执照予 授权汽车处理设施(AATF),协助处理废弃车辆,并为车主完成注销手续。他提醒,若车辆未正式注销,即使卖给回收厂,一旦零件被用于其他车祸事故,原车主仍需承担责任。
为此,陆路交通局已推出 线上注销系统(e-Dereg),简化报废程序。

目前,宝腾(Proton) 已与授权设施合作,推出旧车置换计划,不仅协助车主处理旧车,还提供新车折扣。交通部则配合提供 一年免费路税优惠。由于成效理想,他希望明年会有更多汽车制造商跟进。

道路安全与行业监管

他也提到,交通部正要求卡车、巴士等商用车辆安装 限速器,并对违规公司祭出吊销或暂停执照等严厉惩罚。
至于电子召车与送餐行业,他认为这是 不可逆转的趋势。大马是最早对电子召车立法监管的国家之一,保障了司机与行业发展。虽然送餐员尚未全面纳入监管,但交通部正与相关公司合作,处理鲁莽驾驶等问题。

展望未来:铁路与电动车

陆兆福透露,政府未来的重点是大力发展 铁路运输,以提升客运与货运的连通性。
同时,电动车(EV)在我国的普及率虽仍有限,但增长稳健。政府也透过降低路税等措施,逐步营造更有利的市场环境。

这番谈话显示,政府虽未立即落实汽车报废制度,但正尝试通过多方措施,包括 回收机制、道路安全监管及绿色交通发展,来逐步应对交通与环境的双重挑战。

上一则新闻轮胎厂惊传大火灾 44车子遭殃1人烧伤
下一侧新闻自私邻居装修侵占土地 女子怒:垃圾桶还放我家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