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到了中年阶段,“退休”这个话题似乎不可避免。有人希望安稳工作至六十岁,觉得那样才安心;也有人憧憬在五十岁前就卸下重担,去环游世界,过一段自在的日子。

不同的人生规划,指向的核心却都相同:金钱与健康。若想提前退休,担心储蓄是否足以支撑;若选择按部就班工作到退休年龄,又忧虑身体能否维持,让晚年真正享受。

Advertisement

一生打拼到最后,目的无非是希望老来生活无忧,财务无负担,健康无大碍。然而现实总比想象残酷。许多人抱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心态,却忽略了若没有提早准备,船根本无法靠岸,所谓的自由生活只会停留在幻想中。

四十至五十五岁,本应是累积财富的关键期,却往往成了支出最沉重的阶段:房贷、车贷、孩子学费接踵而来,让人透不过气。等到真正面临退休,才发现钱不够用,身体也跟不上。在马来西亚,更有人只依赖公积金,短短五年便把积蓄耗尽,往后的日子只剩下担忧与无奈。

因此,若要在人生下半场真正自由,就必须提前规划。退休生活的三大支柱是财富、健康与喜乐,三者缺一不可。财富决定了能否维持尊严,健康保障了生活的质量,而喜乐则让晚年更有意义。

财富的核心不在于“赚到极多”,而在于“足够使用”。金钱永远无法满足人心,与其不断追逐数字,不如设定一个清晰目标,达到后转向稳健投资与风险分散,让财富为自己运作。

健康是最常被忽视的根本。许多人一辈子辛勤积蓄,最后都耗在病床与药费上。金钱再多,没有健康也无法享受。年轻时若能培养运动习惯、均衡饮食、定期检查,才算是为未来打下真正的保障。

至于喜乐,则是让退休生活有温度的关键。找到能让自己投入与满足的兴趣,不论是读书、旅行、园艺或学习新技能,这些小小的幸福感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

当年龄渐渐走入人生的后半段,值得思考的是:未来想要怎样的退休生活?若财富充足,身体健康,内心充满喜乐,余生才能真正丰盛而自由。

上一则新闻黑客诱骗谷歌员工 25亿Gmail用户信息或外泄
下一侧新闻零容忍只是口号罢了?大马霸凌文化正吞噬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