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讯)在义顺22街第294座组屋的湿巴刹内,有一家小巧的香料店——JAYA SPICES。36岁的印裔男子杰亚(Jaya)大学毕业后,接手父亲的杂货店,继承家族手艺,为顾客调制各类汤料与香料调味品。为了更好地与顾客交流,他还刻意练就一口流利华语。
杰亚表示,一开始帮忙只是“被迫”,没想到短短两周后,他便爱上了这份手艺与事业。“帮父亲做香料五年后,我从2020年起开始自立门户,如今对近百种香料调味配方烂熟于心,同时也继承了父辈的30种秘方。”杰亚是家族第三代香料商人。
他介绍,店内约有40至60种香料,能够调制的配方高达250至300种,种类相当全面。其中最受欢迎的包括鸡肉咖喱粉、仁当咖喱、奶油鸡等配方。更吸引人的是,他还能根据顾客需求“量身定制”香料:“有些华人家庭喜欢不辣的咖喱,有小孩的家庭则不加辣椒;有些素食家庭不能吃大蒜,我也会为他们调配合适的香料。”
杰亚说,他真正喜欢的,不只是调制香料本身,更享受与顾客的互动。“这五年来,我认识了不少顾客,甚至熟悉了他们的家庭成员。了解他们的需求,也让我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成就感。”
为了方便与顾客沟通,杰亚特意学会华语。他不仅能用普通话交流,还掌握了一些少见的香料名称,如小茴香等。“刚开始做生意时,我发现很多华族阿叔、阿婶来买香料,我需要用华语介绍,这也让我学习得更快。”
谈到家族传承,杰亚表示,如今年轻一代愿意从事香料生意的人越来越少。如果他不接手,家族技艺恐怕就会失传。对他来说,这不仅是一份事业,更是一种责任。
关于香料制作工艺,杰亚透露,除了可存放一周的香料粉,大部分香料都需当天使用新鲜材料切碎、碾碎,再制成香料。他介绍:“晚班工厂员工会熬夜制作新鲜香料。现场制作的香料,放入冷藏柜可保存一周,冷冻柜可保存三个月。”
杰亚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传统手艺的魅力,也让人看到他对香料的热爱与对顾客的用心。他用心调配香料,也用心与每一位顾客建立联系,将家族技艺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