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经济部长拿督斯里拉菲兹指出,国盟与12个反对党组成联盟,真正的挑战并非在于如何对抗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而是在第16届全国大选若成功执政后,是否具备有效治理的能力。

这名班登区国会议员在脸书上传的视频中直言,联盟若想运作顺利,最大难关将落在如何就首相人选、内阁分配及关键职位安排达成共识。

Advertisement

表面同路,实则分歧

拉菲兹形容,眼下这些政党看似目标一致,实则缺乏共同政治理念。过去他们彼此互相攻击,如今却因政治利益而“借力同行”,这正是大马政坛现实。

他举例,前首相敦马哈迪、国盟主席丹斯里慕尤丁与伊党的关系就充分说明这种复杂性。
“他们曾经合作,随后因马哈迪的政党而反目;在互为敌人后,又再度成为盟友。慕尤丁过去曾斥伊党为‘异端邪教’,而伊党则猛烈批评马哈迪压迫吉兰丹人民。”

拉菲兹还点名,伊党曾将印裔领袖瓦达姆迪视为“头号敌人”,在ICERD课题上大打种族牌,如今却因利益考量而站在同一阵线。

多元联盟的困境

他强调,从政治经验来看,由不同意识形态政党组建的政府,往往缺乏推动新政的能力。
“任何提案都会被另一方否决,最终政府只能维持现状,确保各党领袖分到各自利益,而非带来实质改革。”

不过他也承认,结盟并非罕见之事。希盟当年作为反对党时,同样采取类似手段对抗国阵。
“慕尤丁宣布国盟与12个政党共组平台,这并不稀奇,这是反对党常见的政治操作。”

能否赢得民心?

拉菲兹质疑,这个新联盟是否真有能力争取选民支持,推翻现任政府。
“多数加盟政党在全国层面毫无影响力,只有伊党、土团党与民政党有过全国性的政治基础。”

他补充,联盟未来的成败,也取决于昌明政府的施政表现及安华本人的声望。
“若首相未能处理好争议,改革成绩乏善可陈,要求换政府的声音或许会超过维持现状的意愿。”

稳定难以保证

最后,拉菲兹提醒,即便反对阵营在大选中夺权,也不代表政治就会稳定。
“不同意识形态的政党往往只是短暂盟友,一旦掌权,很可能因利益分裂。马来西亚过去几年的政治已证明,今天是盟友,明天就能成为敌人。所以不要以为眼前的合作,就意味着未来一定能保持团结。”

上一则新闻咳嗽超过2周要小心了 医生呼吁赶快就医
下一侧新闻货柜船连三个月发生4起火灾 船东与保险业恐要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