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一所宗教学校日前发生13岁女学生扎拉坠楼身亡事件,疑点重重,迅速引发全国关注。案件更在上沙巴多个城市引发数千人走上街头和平示威,要求彻查是否涉及权贵子女霸凌。熟悉沙巴社会的时评人张孝仪指出,扎拉之死只是点燃民怨的“导火线”,真正的问题在于教育体系弊病与社会对政府的深度不信任。

校园“黑箱”并非新鲜事

张孝仪向《东方日报》直言,沙巴校园的“黑箱事件”早已屡见不鲜,但因地处南中国海以东,许多事件难以引起西马半岛社会与媒体的关注。

Advertisement

她举例,2020年古打毛律一所国中的3名学生,因英语老师无故数月缺课而入禀法庭,直接将教育部与政府列为答辩人;而一名吹哨老师更因此遭受来自校方、教育局甚至警方的威胁。

此外,2024年拿笃政府技职学院也曾发生霸凌致死案件——13名学生因怀疑一名17岁同学偷钱,将其殴打致死。

“类似事件早已存在,只是这次扎拉的事件燃烧得更快、更猛烈。”

与赵明福案的对比

有网民将扎拉事件与赵明福坠楼案相提并论。对此,张孝仪认为,虽然一个涉及教育体系,一个涉及执法体系,但两者都显现出体制的崩坏与信任的裂痕。

“赵明福案夹杂政治因素,扎拉案则是教育问题。但共通点是——两个体系都在崩坏,人民已失去信任。”

她呼吁教育部应负起责任,像内政部般在国会公开解释,检讨校园霸凌与制度漏洞。

解剖争议加剧民怨

根据警方资料,扎拉于7月16日凌晨被发现昏迷在宿舍排水渠,送院后翌日不治。虽然母亲诺莱达签署放弃解剖,但警方却未依标准程序坚持验尸,导致外界质疑“有意隐瞒”。

张孝仪强调,警方应向家属解释解剖的重要性,而不是直接接受拒绝。

“母亲当时悲痛欲绝,拒绝解剖是情有可原的。但警方没有尽责解释,反而放弃,这只会引来更多猜疑。”

她坦言,在民众本已缺乏信任的背景下,警方的不作为更容易被视为“掩盖真相”,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

上一则新闻国旗风波扩大 土团青团长半夜进警局
下一侧新闻27岁华裔准新郎病逝 穿结婚礼服入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