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被视为“第二张脸”,一旦出现异常脱发,不仅影响外貌,还可能暗示健康问题。皮肤科医师提醒,脱发并非单一疾病,也不是单靠洗发精就能解决,其成因可能涉及免疫异常、荷尔蒙失调、感染、慢性发炎或药物副作用等。若出现明显掉发,应尽快就医查明原因,避免错过黄金治疗期。

常见五大脱发迷思

Advertisement

  1. “年纪大了掉发很正常”——不一定,有可能是病理性脱发。
  2. “换洗发精就能改善”——错误,诊断才是关键。
  3. “压力导致的掉发会自然恢复”——并非所有类型都会自行痊愈。
  4. “植发一次搞定”——并非人人适合植发,需评估头皮状况。
  5. “吃补品就能长发”——仅在有明确营养缺乏时才有效。

台北荣民总医院皮肤部主任陈志强指出,女性对脱发的敏感度普遍高于男性,因此就诊率也更高。简铭成院长补充,每天掉发100至200根属正常范围,但若毛发无法顺利再生,即使掉得少,仍可能面临发量减少的危机。

黄柏翰常务理事形容,脱发问题就像考试不及格,可能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医师必须找出“失分题目”——例如缺铁、毛囊萎缩等,才能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临床案例

  • 一名年轻男性因头顶稀疏想植发,评估发现毛囊仍在但细软,先接受生发疗程再配合植发,一年后恢复浓密发量。
  • 圆形秃(俗称“鬼剃头”)常被误解为压力所致,但实为免疫疾病。一名年轻女性自行服用补品与舒压产品无效,经确诊为圆形秃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接受免疫及内分泌治疗后才改善。
  • 植发并非适合所有人。一名患有慢性发炎型疤痕性脱发(扁平苔癣性秃发)的中年男性,未经诊断直接植发,导致毛囊无法存活,疤痕扩大,最后仍需回到皮肤科接受抗发炎治疗。

皮肤科医师曾奕驣强调,若头皮处于发炎期或为疤痕性脱发,贸然植发可能导致毛囊坏死、术后失败甚至病情恶化。建议植发前务必由具毛发专业训练的皮肤科或皮肤外科医师评估,既能提高手术成功率,也能排除不适合植发的情况,确保安全与疗效。

上一则新闻美国会听证会大揭密 “4种外星人”是潜在操控者
下一侧新闻关晓彤瘦成闪电 分手阴影难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