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不能当饭吃”,一名90后大马医生在社交媒体坦言,长工时与低薪让他看不到前景,从政府体系出走投向私人领域。

这名医生在脸书专页“SnorlaxKow RubbishTalk”回顾行医历程,指自己在英国完成医科课程后返国,进入政府医院担任实习医生,先后轮值儿科、骨科、外科、妇产科、内科及急诊科。

Advertisement

他形容,初入行时因不熟悉本地医疗体系,经常被点名报告病例;在内科更需独自照看数十名病患,最长一次连续奋战28小时。第一份薪水虽有4978令吉,但也深刻体会到行医不易。

完成两年实习后,他被派往槟城中央医院当正式医生,依旧频繁值班,每周工时高达70小时,月薪却只有5553令吉,比实习期仅多575令吉。

“第一次去看公寓,月供就要3000令吉,那我不是要吃草?那一刻我才明白,不是房价太高,是医生被低估。”

他直言,即使多年行医,依然陷在低薪高压的循环中,不打算再投入数年时间深造专科,最终选择转入私人领域。

“我敢说自己对病人尽心尽力,有医德,但我不是做慈善的,我也要买屋、买车、养家。”

上一则新闻婚后近1年不给碰 女子被判归还新郎18万
下一侧新闻老公与妹妹洗澡被抓包 还邀妻子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