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财政预算案将于10月10日提呈,核心聚焦针对性补贴、结构性改革及吸引高价值投资。
财政部在预算案前夕发表声明,列出三大方向:强化公共部门治理、推动经济向高收入与高价值体系转型,以及缩小社会与经济差距。
Advertisement
预算案将加大力度吸引高增长、高价值(HGHV)产业投资,涵盖半导体、先进制造、人工智能驱动服务、可再生能源与数码技术等领域。同时,政府将通过数码化、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推动公共财政管理现代化,以遏制税收流失并提升公共服务效率。
在财政支出方面,政府已全面转向针对性补贴,并将慈悯援助金(STR)及慈悯基本援助金(SARA)拨款提高至150亿令吉,其中包括向所有成年人发放一次性100令吉SARA现金补助。财政部强调,将配合扩大税基与推行新税收措施,增强财政韧性。
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亦是重点,包括轻快铁3号线(LRT3)、双轨电动火车(ETS)南延至新山、东海岸铁路(ECRL)以及柔新捷运(RTS)等项目。
医疗与气候相关工程方面,第二家苏丹后阿米娜医院及哥打峇鲁防洪计划正在推进。在沙巴与砂拉越,预算重点放在提升道路通达性与乡区连通性,包括泛婆罗洲大道建设、砂拉越兰迪滤水厂供水工程,以及沙巴拜丹主要电供变电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