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基因医师张家铭指出,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每天多站起身26次,经过3个月后,血压就能显著下降。这项简单的日常动作,被视为最自然的血管保养方式,因为每次从坐着到站起来,都会让腿部肌肉短暂出力,进而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稳定血压、减缓血管老化。
张家铭在脸书分享,这项刊登于2025年《循环》(Circulation)期刊的临床研究,针对407位停经后的女性进行,为期3个月。研究将参与者分成三组:一组维持原本生活作息,一组减少久坐时间,另一组则被鼓励频繁进行“坐到站”转换(STST,Sit-to-Stand Transitions),也就是增加起身次数。
结果显示,每天只要比平常多站起来26次,三个月后舒张压平均下降2.24 mmHg,收缩压则降低3.33 mmHg。张家铭强调,这种不需剧烈运动、人人都能做到的小动作,就能有效改善血压。
他进一步说明,起立的效果甚至比单纯减少坐着的时间更显著,因为起身时腿部肌肉瞬间用力,会带动血流速度提升,形成所谓的“剪切力”——这是血液在血管内壁摩擦时产生的一种压力,有助刺激血管内皮释放一氧化氮,让血管扩张、减少发炎,并维持弹性。尤其对停经后缺乏雌激素保护的女性而言,这种频繁的小动作,是一种简单却非常有效的血管锻炼方式。
张家铭也分享5个轻松融入生活的“动起来”建议,让血管保持活力:
- 广告时间站起来活动一下
- 喝水时顺便起身活动30秒
- 接电话改成站着讲
- 开会或使用电脑前,站立伸展一下
- 如厕后别急着坐下,原地走几步
他提醒,不需要一口气完成26次站起,整天分散进行、持续累积即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其实正是一次次温和的血管训练,让身体维持良好循环状态,同时强化血管弹性,对血压稳定大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