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6岁少年因出生时遭遇医疗疏忽导致脑部永久损伤,新山高庭日前裁决,涉案的私人妇产中心与主诊医生须联合赔偿高达410万令吉。这起轰动性的医疗诉讼案件,不仅揭露医疗体系中的严重疏漏,也凸显专业责任的重要性。
根据《自由今日大马》报道,该名少年的母亲早在2020年代表儿子入禀法庭起诉涉事妇产中心及医生,指控他们在分娩过程中处理不当,直接导致孩子终身残疾。
新山高庭法官努鲁胡达日前作出判决,判定少年应获得总额410万令吉的赔偿,包括:
- 一般损失60万令吉
- 未来康复医疗费用350万令吉
- 母亲的精神与情绪损害赔偿8万令吉
- 堂费(法院费用)10万令吉
判决指出,医生在判断和处理产妇与胎儿状况方面明显失责,尤其是在已知胎儿脐带缠颈的情况下,拖延剖腹生产长达数小时,直接导致胎儿缺氧,从而造成脑部严重受损。
案情回顾显示,母亲于2009年9月28日上午10时前往位于新山的妇产中心产检,当时医生发现胎儿脐带缠绕颈部,但却拖延至当晚7时才进行剖腹产。产后不久,婴儿出现严重吸吮障碍与呼吸问题,数日内紧急送往新山中央医院,随后转至吉隆坡医院接受神经专科治疗,最终确诊脑部受损。
更令人痛心的是,这名少年自出生以来就需长期依赖特需照护,未来也将无法过正常生活,家庭因此承受沉重的情绪与经济负担。
法官在判词中明确指出,医生在照护上存在专业疏忽,妇产中心作为医疗机构也需承担雇主责任。尽管相关单位已对高庭判决提出上诉,但案件已引发社会对私人医疗机构监管和医生专业操守的高度关注。
案件的原告由律师R.再耶峇南、N.惹卡迪山、陈克里斯多弗(译音)与S.沙米南联合代表,被告则由律师B.迪尼斯和依琳索拉耶辩护。
本案不仅是一场诉讼,更是对医疗体系的一次警醒:医疗专业容不得丝毫疏忽,每一个决定都攸关生命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