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消息人士透露,诈骗集团如今手法愈发高明,甚至会“指导”受害者如何操作汇款,以避开银行系统设下的安全警示,让巨额资金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被转走。
据《新海峡时报》引述内部消息,这起轰动的诈骗案所使用的套路,其实是近年来屡见不鲜的老招式——把大额资金“化整为零”,避开银行风控机制。
消息人士指出,诈骗者很可能早就有预谋地安排受害人将数百万令吉分批转出,每笔交易控制在2万至3万令吉之间,再每日多次转账到不同收款账户。
“受害人可能被指示将整笔钱拆成许多小额、看似‘日常’的交易,在数周甚至数月内缓缓转出。”
“当这些交易是客户亲自操作并授权,尤其分散在60至90天内进行,系统就会默认客户是出于自主行为。”
他解释,银行的防诈骗系统大多依赖特定演算法判断异常行为,一旦客户看起来并无异常、账户资金流动稳定、汇款对象未被列入黑名单,再大的金额也可能顺利转走而毫无警示。
“若没有任何明显红旗,比如突发的大额存入或转出、可疑账户收款,系统就很难判定客户正在受骗。”
他提醒大众,所谓“高回酬投资”往往是骗局开端,“凡是承诺年回酬高达15%或20%以上的投资方案,都该立即提高警惕。”
银行方面呼吁民众在面对看似可靠的投资机会时务必冷静,多加求证,并时刻留意账户活动,一旦察觉异常,必须立即与银行或警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