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围内,大肠癌患者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来自澳大利亚的37岁母亲克莉丝朵·马伊克(Krystal Maeyke),平时注重健康,热爱运动,并且没有癌症家族史,但却因为腹痛被诊断为末期大肠癌,最终于本月5日不幸去世。她在生前通过社交媒体提醒大众,忽视“夜间盗汗”可能是癌症的早期信号。
根据《每日邮报》的报道,马伊克两年前开始感到下腹部有针刺般的疼痛,起初她以为是食物过敏,特意进行过敏源检测,但结果未发现任何异常。然而,腹痛逐渐加剧,有一次疼痛严重到让她跪倒在地,被紧急送往医院。
经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告知她已经患上了第4期大肠癌,癌细胞已经扩散至卵巢、肝脏等多个器官。她表示非常震惊,坦言自己一直认为身体健康,且家族中没有癌症病史,从未想过自己会得癌症。
确诊后,马伊克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了她的抗癌经历,并特别强调“夜间盗汗”不容忽视。她回忆称,在确诊前几个月,她常常在夜间醒来,发现自己浑身大汗,需要更换衣物和床单。由于当时正值夏季,她以为只是空调效果不好,未曾多想。
医学界目前尚未完全厘清盗汗与癌症之间的确切关系,但普遍认为这可能与免疫反应或荷尔蒙变化有关。盗汗通常见于更年期女性(大约45至55岁),由于卵巢功能下降,导致热潮红和出汗,但如果盗汗频繁且没有明显原因,则应尽早就医检查。
尽管马伊克在确诊后积极接受治疗,并持续在网络上鼓励其他病友,但最终她仍未能战胜病魔,于7月5日去世。她曾表示,最让她不舍的是12岁的儿子,担心自己无法陪伴孩子长大。她的故事再次提醒人们,即使看似健康,年轻人也要警惕身体出现的异常信号,特别是腹痛和夜间盗汗等症状,绝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