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43岁的赵先生因左腹疼痛和腹胀困扰已持续了超过一个月,且排便习惯出现改变。他以为自己只是消化不良,直到到医院检查,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直肠竟然长出了一个5公分大的肿瘤。

大肠癌的年轻化趋势引发了医生的警觉,尤其是肿瘤所处的位置会导致不同的症状,容易被误诊。赵先生在感到肚子不适时,并没有表现出便秘、腹泻或血便,也没有大肠癌家族史。经过抽血、腹部超音波和大肠镜检查后,结果显示他患的是直肠癌,且已经发展到第三期。

Advertisement

幸运的是,肿瘤尚未扩散至肛门括约肌,因此医生选择了微创手术。通过3D影像系统进行经肛门的微创腹腔镜手术,成功切除了肿瘤,并暂时为他安置了肠造口(人工肛门)。手术后,赵先生还需进行三个月的化疗,以防癌症复发。待伤口完全愈合后,肠造口会被移除。目前,他正在接受定期的追踪检查。

赵先生的主治医生、高雄阮综合医院大肠直肠外科主任蔡达基表示,大肠癌的症状因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生长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肿瘤位于左侧大肠和右侧大肠时,会产生不同的症状,且容易被误诊:

  • 左侧肿瘤:常表现为大便变细、腹泻和便秘交替发生、腹痛,往往被误认为是痔疮或肠躁症。
  • 右侧肿瘤:初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可能会出现大便带血或慢性贫血,腹部隐隐作痛、体重减轻,常被误判为胃肠道发炎或功能不良。

蔡医生指出,赵先生虽然体型适中,没有肥胖,也没有直系亲属的大肠癌病史,但他还是成了大肠癌症状不明显的典型病例。赵先生的高血压、高血脂和胆固醇偏高,常吃宵夜、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是导致癌症的潜在因素。

饮食习惯对肠道健康的影响

蔡医生还指出,医学研究表明,大肠癌的年轻化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抽烟和饮酒不仅对心血管、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有害,也可能增加大肠癌的风险。

此外,年轻人往往饮料喝得比水多,爱吃精致糕点、油炸烧烤类食物,蔬果和植物性纤维摄入不足,这样的饮食习惯会为肠道提供肿瘤滋生的环境。蔡医生建议年轻人要关注自己的排便状况,定期进行粪便潜血筛检,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治疗,这样能够提高治愈率和存活率。

上一则新闻被最信任的员工背叛 老板心痛怒揭丑陋真面目
下一侧新闻陆兆福:马来西亚再次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