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辽宁沈阳一户3口人家,近日因食用炒鸡蛋后出现中毒症状,引发关注。经调查,原来他们使用的鸡蛋早已变质,而变质的主因竟是鸡蛋在冷藏前被清洗过。
专家指出,许多人误以为将鸡蛋洗净后再储存更卫生,实则适得其反。鸡蛋壳表面原本覆盖着一层天然“保护膜”——胶护膜,这是一层半透性薄膜,能防止细菌通过蛋壳上的微孔侵入内部。如果在家庭中用水清洗鸡蛋并晾干后再存入冰箱,这层保护膜便会被破坏,反而为细菌打开“入侵通道”,导致鸡蛋更快变质。
鸡蛋“越洗越脏”?保存不当或引发食物中毒
鸡蛋壳上分布有约3000多个气孔,一旦外界病菌趁保护膜破损之机进入蛋内,就会造成鸡蛋腐败。食用这类变质蛋,容易引发胃肠不适,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典型食物中毒症状。
因此,专家建议:市售鸡蛋若有脏污,应以干净的布轻轻擦拭即可,切勿用水清洗后冷藏。已经过清洗、烘干、消毒及涂油处理的“商用包装蛋”,回家后应去除外包装,直接放入冰箱低温存放,尽快食用,无需再次清洗。
关于“无菌蛋”,你可能理解错了
部分消费者对所谓“无菌蛋”存在误解。事实上,市面上的“无菌蛋”应更准确地称为“可生食鸡蛋”。虽然这类鸡蛋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严格控菌手段,并检测不得含有沙门氏菌或李斯特菌,但目前国家尚无统一标准,主要依据地方或企业规范操作。
专家提醒,即使是“可生食鸡蛋”,由于缺少高温烹饪杀菌环节,仍存在一定食品安全风险。建议选择信誉好的品牌产品,并避免与普通鸡蛋混放于冰箱中,同时务必尽快食用。
如何挑选新鲜鸡蛋?这些细节别忽略
在超市选购鸡蛋时,建议查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而在传统市场或摊贩购买散装蛋时,可以通过观察蛋壳表面是否光滑、有无裂纹、是否干净,初步判断其新鲜度。若条件允许,也可将鸡蛋置于水中测试:沉底者通常较新鲜,漂浮者可能已变质。
总之,一颗鸡蛋看似平凡,但储存与处理稍有不当,就可能埋下健康隐患。正确对待鸡蛋“清洗”与“储存”这两个关键步骤,才能真正“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