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应用爆发式成长,聊天机器人如ChatGPT、Gemini、Claude和Copilot成为全球用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根据外媒《Mashable》报导,截至2025年7月,ChatGPT已成为全球第5大网站,每周活跃用户近8亿,日活跃用户超1.2亿。

不过,《Mashable》也警告,尽管AI强大,有6类问题千万别随便问,否则恐牵涉隐私外泄、法律责任,甚至引发精神健康风险。

Advertisement


千万别问AI的6种问题

1. 阴谋论内容

AI偶尔会出现“幻觉”(Hallucination)——生成虚假信息。在谈及阴谋论时,AI可能为了提高互动,生成夸大或不实内容。有真实案例指出,使用者深陷AI对话后产生妄想,误以为现实是虚构模拟,造成严重心理影响。

2. 涉及CBRN内容(化学、生物、辐射、核武)

即便只是出于好奇,询问如“如何制造炸弹”、“假GPS位置”等问题,都可能触发AI平台的安全监控机制,导致警告、电邮提醒,甚至账户限制。

3. 不道德或灰色地带问题

AI平台如Claude被发现具“主动通报”潜力,若用户提问涉及违法或严重不道德内容,系统可能记录并回报。这种行为虽非普遍现象,但足以引发对隐私权与安全的担忧。

4. 提及客户或个人隐私资料

若你在工作中使用AI,切勿输入客户、患者、联系人等敏感资料。不仅可能违反公司政策或保密协议,还可能让数据被AI系统用于训练或暴露于其他上下文中。建议使用企业级服务或将资料匿名化处理。

5. 医疗诊断

虽然AI能快速提供医学资讯,但其准确性不一,且存在误诊风险。更严重的是,AI回应可能带有性别或种族偏见。此外,分享症状等资料也可能牵涉隐私泄露。

6. 心理治疗或情绪求助

AI虽然能模拟关怀,但在应对心理问题时,容易出现机械化、缺乏同理心或不恰当回应。研究指出,AI在处理抑郁、焦虑、自杀倾向等议题时,可能强化污名化或提供危险建议。因此,心理健康仍应由专业人士介入。


AI虽已成为生活新常态,但对话内容并非毫无风险。

专家建议:

  • 避免输入敏感、违法或伦理模糊的问题
  • 不要过度依赖AI处理医疗与心理健康议题
  • 保护个人及他人隐私,使用前多一分审慎

别让好工具变成隐患,聪明用AI,才是关键。

上一则新闻DIOR大颖被传出殡 亲自发声辟谣
下一侧新闻Alliance Bank宣布搬家 新总部彰显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