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军政府于7月31日宣布,将自8月1日起正式解除自2021年政变以来实施的全国紧急状态,并计划于今年12月举行全国大选。同时,由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Min Aung Hlaing)主持的11人选举委员会也已成立,负责筹备及监督选举相关事务。
据《路透社》和《法新社》报导,这是自军方发动政变、引发全国动荡与内战以来,缅甸首次计划举行选举。虽然确切的投票日期尚未公布,但敏昂莱将继续以“代理总统”身份掌控国家事务,并主导整个选举过程。根据官媒报导,敏昂莱在首都奈比多发表谈话时称:“我们已结束第一章,现在正翻开第二章。”他表示,军政府将致力于确保所有合格选民都能参与投票。
军政府发言人佐敏吞(Zaw Min Tun)也在当日对媒体表示,解除紧急状态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全国大选铺路,声称这是国家走向“多党民主”的关键一步,并强调选举将在6个月内举行。
然而,反对派团体强烈批评这场选举的合法性,已公开表示将全面抵制。多方国际观察家也质疑选举的公正性,普遍认为这场选举更像是军方巩固政权的工具。多名分析人士预测,即使选举举行,敏昂莱极可能在选后继续担任总统或维持其作为武装部队总司令的地位,借此延续其对缅甸的实质统治。
回顾背景,2021年2月,缅甸军方以选举舞弊为由推翻民选政府,扣押国务资政翁山苏姬(Aung San Suu Kyi),随即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由时任代理总统敏瑞(Myint Swe)发布政令实施戒严。紧急状态数度延长,国内爆发广泛抗争与武装冲突,迄今已造成数千人死亡、局势动荡未平。
尽管军方宣称将“还政于民”,但这场选举能否真正代表民意,仍广受外界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