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川资阳一名39岁男子在15年内结婚6次、离婚6次,如今遭揭露是个专以感情设局的“婚骗惯犯”,共诈取多名女子及其家属超200万元人民币(约117万令吉),其手法缜密、目标广泛,令人震惊。
6段婚姻成骗局工具 骗财对象横跨70后至00后
这名刘姓男子在2009年至2024年间,行骗足迹遍及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央视《社会与法治》揭露,刘男擅长伪装“完美伴侣”形象,因而被网友讽称为“超级海王”。他以婚姻为名,搭讪、追求、结婚、借钱、离婚,形成一套固定操作,令被害者深陷感情与债务双重伤害。
令人发指的是,受害女性年齡层从50多岁的成熟女性到刚入社会的年轻女子都有,刘男针对不同对象“定制人设”:
- 对70后,他谎称自己是“国企干部”,出示假房产证博取信任;
- 对00后,则冒充“海归富二代”,通过衣着打扮与谈吐营造精英形象。
借钱套路层层设局 家属也难逃受骗
警方指出,刘男常在婚后不久即以“公司资金周转”、“母亲重病动手术”、“员工薪资发放”等理由大肆借钱,金额从11万元到60多万元不等。他不仅向妻子借款,还诱骗其亲属担保或抵押资产:
- 某位妻子的弟弟被要求担保35万元贷款;
- 另一任妻子的父母被引诱抵押房产借出50万元。
最终所有债务由女方或其家庭承担,而刘男则借机离婚并脱身,财产早已转移或注销,前妻们直到分开后才惊觉被骗。
法律漏洞助纣为虐 婚姻登记制度遭批失效
刘男能屡次得手,部分原因在于法律制度未能及时防堵:
- 中国婚姻登记系统未全国联网,使他能在不同省份重复登记结婚;
- 他更利用《民法典》对“夫妻共同债务”界定不清的漏洞,每次离婚前即将财产转至亲属名下,受害者难以讨回损失。
更令人震惊的是,刘男在警方问讯中坦言行骗动机源于“对女性的仇视心理”,宣称“女人现实不可靠”,企图以扭曲逻辑为罪行开脱,舆论随即哗然。
社会呼吁改革:婚姻信息联网+严打情感诈骗
目前刘姓男子已被正式立案调查,警方正全面追查其涉案关系网与赃款流向。公众亦呼吁尽快推动婚姻登记系统全国联网,堵住重婚漏洞,同时加快立法明确情感诈骗与经济侵害的法律边界,加强对婚骗行为的打击力度,杜绝更多人受害。
这起案件不仅揭露了一名惯犯的犯罪轨迹,也暴露出婚姻制度与法律监督的盲区,成为警醒社会的重大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