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壮的外表是否就代表真正的健康?台湾复健科医生王思恒近日在社交媒体发文指出,一项追踪超过2万名国际职业健美选手的研究结果,揭示了这个外表光鲜行业背后令人震惊的真相:职业健美选手的平均寿命仅约45岁,主要死因竟多与心脏猝死相关。
王思恒引用该项历时8年的研究指出,参与调查的国际健身健美总会(IFBB)职业男选手共121人死亡,其中高达38%死于心因性猝死。更令人震惊的是,职业健美选手猝死的风险比业余选手高出14倍,显现强壮体格之下隐藏的巨大健康代价。
他分析,这些猝死案例常见病理特征包括心室肥厚、心脏扩大与心肌纤维化,而其中大多数都有使用睾固酮(合成性类固醇)或其他增强体能药物的记录。此外,为了在赛前快速脱水和减重,一些选手还采取极端方式,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
“更令人忧虑的是,职业选手出现自杀、他杀或药物过量的比例也偏高。”王思恒补充,这反映出健美圈内的极端追求可能带来的严重心理与生理负担。
他指出,虽然规律进行肌力训练对大众健康极有益处,无论性别年龄都应鼓励参与,但若是借助药物以达成“极致体态”,可能让健身活动转变为高风险行为。
更值得警觉的是,他直言,类固醇等药物的使用在健身圈并不罕见,甚至形成一种“未用药=没练过”的错误观感,扭曲了大众对训练成果的认知与期待。
“肌肉,和血压、血糖、胆固醇一样,是有健康范围的。并非越多越好,走极端反而可能走上不归路。”
王思恒呼吁大众,回归健康本质,莫让健身变成伤身,更别让社会对“极致身材”的迷思,成为走向药物滥用的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