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晋一名年届65岁的老妇疑似陷入“爱情骗局”,在短短数月间竟向多个陌生账户分批汇款25次,金额高达惊人的121万3742令吉!其中最高单日转账金额高达20万令吉,所有资金皆落入诈骗集团之手。

根据《诗华日报》报道,此案由古晋国会议员俞利文的特别助理蓝立康揭露。他指出,事件是在接获一名焦急男子的求助电话后浮上台面。该男子表示母亲疑似遭遇诈骗,自己却束手无策,且母亲坚决不愿报警,让家属十分无奈。

Advertisement

蓝立康表示,他与团队亲自前往老妇家中了解详情。经查,该名老妇身体健康,平日默默承担家庭重担,照料年迈病患。她在去年7月透过社交平台结识一名自称来自中国的男子,之后两人透过WhatsApp频繁联系,迅速发展为“远距离情感关系”。

几个月后,男方声称将转账6万令吉给老妇,甚至安排所谓“律师”和“银行经理”协助操作。然而,这一切不过是诈骗集团精心设下的圈套。对方逐步编造各种借口,例如“需缴纳保证金”、“资金被冻结”、“涉及洗黑钱”、“男方被扣查”等,诱骗老妇不断汇款。

“她深陷情感陷阱,为了‘帮助爱人’,甘愿将一生积蓄拿出,还向亲友借贷、典当车辆,甚至向高利贷借款。”蓝立康透露,受害人声称汇出的款项中有近30万为借款,其中包括8万高利贷,其余则为毕生积蓄。但家属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她根本不可能拥有如此大笔存款,怀疑背后可能还有未公开的债务。

更令人担忧的是,所有汇款皆为现金方式存入,对调查造成巨大阻碍,难以追查资金流向。

蓝立康感叹,这不仅是一起诈骗案,更反映出许多长者在家庭缺乏情感关怀时,极易成为诈骗集团猎物。他呼吁社会大众及家属应更关注年长亲人的通讯行为,“别只顾孩子滑手机,老人也在默默陷入危险”。

此外,他也批评银行对于大额现金转账监管不严,建议未来应将大额转账强制转为柜台人工处理,以增加可疑操作的识别机会。更令人震惊的是,受害人所汇款的部分账户早已被举报为诈骗户口,有的甚至被投诉多达17次、被搜索高达98次,竟仍能继续运作,显示监管系统存在严重漏洞。

砂拉越社青团财政王恭宇也在记者会上指出,我国对诈骗账户的处理机制亟需改革。他批评许多受害者在报警后案件被草率定性为“个人纠纷”,最终以“No Further Action”(NFA)结案,既无法追回损失,还让受害者背负“自己愿打愿挨”的标签,令人心寒。

上一则新闻连8岁小孩都吸电子烟 大马陷入公共健康灾难
下一侧新闻“小苹果”不雅行为事件 警方追查华裔男子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