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统计局今日公布《2025年首季正式领域员工薪资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全国约有680万名正式领域员工月薪中位数达3000令吉,比去年同期的2844令吉增长了5.5%,反映劳动市场正稳步回暖,薪资结构亦持续改善。

薪资上扬受惠于经济与政策推动

统计局首席统计师拿督斯里莫哈末乌兹尔指出,整体薪资水平上升,主要得益于经济活动持续扩张,以及最低薪资调整政策的落地。他表示,今年首季就业市场表现稳健,正式领域员工人数分别在1月至3月录得3.1%、3.4%及3.6%的按年增幅。

Advertisement

“薪资中位数的上升趋势显示劳动市场环境更具支撑力,雇主用工需求持续增强。”

女性薪资涨幅领先男性

报告也指出,在性别薪资差异方面,男性员工约占总数的55.1%(370万人),中位薪资为3000令吉女性员工占44.9%(约304万人),中位薪资为2982令吉。尽管男性薪资略高,但女性的薪资增幅更为明显——按年增长6.5%,高于男性的3.4%。

年轻员工受惠最大

从年龄层来看,几乎所有群组的薪资都有增长,其中20岁以下员工薪资涨幅最显著,按年激增13.3%,达到1700令吉,主要受到今年2月实施的新一轮最低薪资调整政策推动。除了20至24岁年龄段外,其余群组的就业人数也录得不同程度增长。

行业薪资差距悬殊

各行业薪资水平差异依旧显著。

  • 矿业与采石业月薪中位数8800令吉继续位居各行业之首,尽管该领域员工只占整体就业的0.6%。
  • 农业领域则为最低,月薪中位数仅2200令吉,占比1.9%。

薪情最好地区:吉隆坡

从地区来看,联邦直辖区吉隆坡以4445令吉夺冠,其次为雪兰莪(3300令吉)。反观**沙巴(2000令吉)、吉兰丹(1800令吉)及玻璃市(1800令吉)**则为全国最低。

报告指出,截至3月,有27.4%的正式员工月薪低于2000令吉,虽比例仍高,但已较去年同期的31.2%下降3.8%,显示低薪族群有逐步减少的趋势。

收入差距仍明显

根据薪资分位数分析:

  • 第10百分位员工月薪为1700令吉或以下,年增13.3%;
  • 第90百分位员工则赚取至少1万1000令吉,年增4.8%。
    数据显示,收入最高的10%群体,平均薪资为最低10%的6倍,反映高低收入群体之间仍存在显著落差。

展望:整合更多数据以优化劳动政策

乌兹尔强调,这项报告以政府行政数据为基础,主要涵盖私营领域正式雇员。他表示,未来统计局将进一步整合来自各机构的行政资料,以提供更全面、精准的薪资数据,有助于政府制定更有效的劳动与社会政策。

这份报告不仅提供当前劳动力薪资结构的全景,也揭示出推动就业公平与缩小贫富差距的关键挑战。

上一则新闻敦马:达因到底做错了什么?
下一侧新闻砂拉越修一条路 给婆罗洲装上“中枢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