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上周五(6月25日)美股收盘,图形处理器(GPU)巨头英伟达(Nvidia)市值飙升至4.24兆美元(约17.89兆令吉),正式登顶全球市值第一企业,改写科技股版图。紧随其后的是微软(Microsoft),市值达3.8兆美元;而昔日市值常胜军苹果(Apple)则跌至3.19兆美元,距离微软相差近6000亿美元,更被英伟达甩开逾1兆美元。
这场三强争霸的变局,也宣告苹果自2010年首次问鼎全球市值王后,长达15年的霸主时代告终

苹果辉煌不再,市值被双杀

回顾历史,2010年5月,苹果以2200亿美元市值首次超越微软,开启“王者时代”。当时,英伟达仅为一家GPU芯片公司,市值仅83亿美元。然而,随后十多年里,苹果市值快速膨胀,2018年成为首家突破1兆美元的美企,2020年冲上2兆,2023年更创下3兆美元里程碑,风光一时无两。

Advertisement

但如今,英伟达凭借AI芯片领域的绝对优势、市值如火箭般冲高,一跃成为全球“最贵公司”;微软则持续扩大云端与AI业务,稳健攀升。而苹果不仅未能延续成长动能,市值还在2024年内蒸发6000亿美元,陷入被动地位。
目前苹果与英伟达之间的差距超过1兆美元,换算相当于两个阿里巴巴、三个网易加三个京东的市值总和,落后幅度令人咋舌。

AI时代来临,苹果缺席关键战场

此次市值洗牌,背后反映的是企业对生成式人工智能(AI)趋势的掌握能力。当前美国科技“七巨头”(Magnificent Seven)中的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Meta、微软、英伟达与特斯拉皆已完成深度AI布局,惟独苹果动作缓慢,在AI竞赛中显得步履蹒跚

虽然苹果近期在WWDC发布了“Apple Intelligence”AI功能,但业内普遍认为其策略相对保守,AI生态系统尚未成型,核心亮点不足以与OpenAI、Anthropic等技术主导者抗衡。

专家:乔布斯缺席与创新断层

市场分析指出,苹果今日的“掉队”,除了战术层面的应对迟缓,更深层原因在于战略灵魂的缺位。自乔布斯(Steve Jobs)逝世后,现任CEO库克(Tim Cook)虽擅长供应链与商业运营,强化了苹果在硬体与营收方面的稳定性,但却缺乏引领行业突破的革命性思维。

苹果在产品开发上更倾向迭代优化而非颠覆创新,这种“稳中求胜”的路线虽然巩固了其传统市场地位,却使其在AI这一新时代科技革命中失去先发优势。

未来要靠什么翻身?

苹果仍拥有全球最庞大的装置生态与品牌忠诚度,但要在新时代保住科技巨头的核心地位,光靠iPhone与现有硬体产品已不足以支撑增长
当英伟达掌控AI算力主导权、微软稳固云端与AI双引擎地位,苹果若无法加速推进AI战略,将可能在未来的科技格局中,失去主导权,而非仅仅是市值排名。

苹果下一步,势必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自我革新。

上一则新闻批孙俪演技不够掀争议 三宝言论遭炎上
下一侧新闻林依晨产后现身 素颜亮相气色好到“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