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约有733家购物商场、大型超市和市场中心,正面临营运成本高涨与监管趋严的双重压力。
根据马来西亚购物商场协会(PPK Malaysia)近期公布的市场调查,商场的营运支出与收益之间的差距正持续扩大。
营运成本飙升 盈利空间受压
数据显示,目前商场的平均支出比从租户收取的服务与推广费用高出27%,显著高于2022年的13.4%。
协会指出,成本上涨主因包括电费上调、各类牌照及合规费用增加,以及政府扩大销售与服务税(SST)征收范围,新增项目涵盖租赁、租用及装修服务等。
尽管租金SST由租户承担,协会仍警告此举将进一步削弱租户支付租金的能力,同时压缩业主的利润空间,尤其在部分商场已为部分支出提供补贴的情况下,业者所承受的压力更为严峻。
协会因此呼吁政府在2026年财政预算中,正视SST带来的影响及营运成本不断上涨的问题,以保障零售业的竞争力与持续发展。
零售业支撑逾百万就业机会
“零售业对我国经济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仅商场的营运与管理人员就雇用了约5万至6万人,若连同零售租户、承包商与外包服务供应商计算,全国购物商场共提供逾100万个就业岗位。”
尽管面临成本压力与消费放缓的挑战,协会表示购物商场仍展现出一定的韧性,但成长幅度已不如2024年以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