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美国新创公司宣称,他们已成功运用核融合技术破解千百年来“炼金术”的难题,有望以科学方式将普通金属转化为黄金,让古老传说中的“点金术”不再只是幻想。

据《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导,总部设于旧金山的核融合公司 Marathon Fusion 近日发表研究论文,提出透过核融合释放的中子,结合“核转换”(nuclear transmutation)技术,可将汞元素转换为黄金。虽然论文尚未完成正式的学术同行审查,但部分科学界人士已给予初步肯定,认为该技术路径具备潜力。

科学原理:从汞到黄金的转变

该公司说明,其核心技术利用核融合产生的高速中子照射特定汞同位素汞-198,促使其转变为不稳定的汞-197。汞-197随后在约64小时内自然衰变为稳定的金-197,也就是标准的黄金同位素。这一过程发生在聚变炉内名为“增殖包层”的结构中。

普林斯顿国家实验室的等离子体物理学家艾哈迈德·迪亚洛博士(Dr. Ahmed Diallo)评论称:“从理论上来看,这非常可行,也相当令人振奋。”前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技术总监丹·布伦纳(Dan Brunner)也表示,科学机制上是成立的,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理论落地成工业规模的工程系统。

潜藏风险:放射性与等待期

不过,这项技术仍存在安全隐忧。由于所用原料汞可能含有多种放射性同位素,初期生成的黄金可能带有微量放射性。研究团队估计,这类黄金需储存约 14至18年 才能彻底去除放射性,达到安全使用的标准。

高昂效益与远大愿景

尽管仍需时间克服技术门槛,Marathon Fusion 对其未来商业潜力信心十足。他们预估,每座核融合工厂每年可产出高达5000公斤黄金,按当前市价计算价值超过 6亿美元(约25亿令吉),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该公司于2023年由两位青年工程师——30岁的凯尔·席勒(Kyle Schiller)亚当·鲁特科夫斯基(Adam Rutkowski) 创办。席勒曾任职于前Google执行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创立的研究基金会,而鲁特科夫斯基则是SpaceX的前工程师,二人兼具科技与工程背景。

目前公司规模虽小,仅有12名全职员工,但已募得 590万美元私人投资,并取得 美国政府400万美元补助,资金来源稳定。

科技炼金术,未来可期?

这项技术一旦成熟,不仅可能彻底改变黄金产业,更可能颠覆全球经济结构。人类自古以来对“炼金”充满幻想,如今在核融合与量子科技的推动下,科学正一步步逼近这个传说的边界。未来,黄金或不再稀有,而这一切,或许正从这家默默无闻的初创企业开始。

上一则新闻女同事常常借机“磨蹭” 男子大感很不舒服
下一侧新闻生活中5大“金钱陷阱” 月薪再高也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