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政府日前宣布向全国2100万名成年公民发放每人100令吉电子现金,官方说法是“全民共享国家经济成果”。乍听之下似乎是贴心举措,人人有份,皆大欢喜。但当热度退去,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体恤民瘼的政策,还是一场掩盖现实问题的政治表演?
一笔让人难以拒绝的“小确幸”
对最底层的B40族群而言,100令吉或许确实能解一时之困,填补几餐饭菜、缴一笔车油或孩子的补习费。在高通胀压力下,即便是小额,也可能带来实际帮助。对M40中下阶层来说,虽然这笔钱无法改变生活,却也不无心理慰藉。
然而,对中上层M40、T20,乃至企业家、富豪阶层而言,这100令吉几乎形同无物。他们不在乎,也不稀罕,甚至懒得动手指领取。试问,那些年收入七位数的人,会为了这区区百元感动落泪吗?
全民“发糖” 背后隐藏政策思维的怠惰
政府一刀切的做法,看似公平,实则懒政。口口声声说要打破超级富豪对国家资源的垄断,推动更具正义感的分配机制,结果却将亿万富豪与组屋居民一视同仁。这不是“共享繁荣”,而是“全民平均分误导”。
一项本应聚焦帮扶弱势群体的公共财政,最终变成一场无差别撒钱秀。这是政策的短视,而非智慧。
真正需要的,不是糖,而是系统改革
如果政府真心想改善人民生活,何必搞这种形式主义?比起象征性的百元红包,人民更期待的是以下改变:
- B40族群获得更精准、有力度的援助;
- M40家庭享有合理税务减免,缓解通胀重压;
- 体制层面严打贪腐、整顿执法滥权、提高行政效率;
- 长期策略提升教育质量、交通基础建设、高薪就业岗位的创造。
这些,才是从根本上对抗贫穷与焦虑的手段。而不是一颗颗速溶的甜糖,掩饰日益恶化的结构性问题。
时间点的巧合,令人玩味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场“全民派糖”背后的政治时机。就在政策公布的前后,关于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是否续任的争议、首相遭前助理民事起诉的新闻,正充斥舆论场。有评论直指:这一百令吉,不只是援助,而是“操作”——用微额红包交换几天社媒安静,用好感压过质疑声浪。
如果这份钱真是出自良善之心,或许大家会感恩。但如果是为了暂时遮蔽问题、转移焦点,那它反而令人更反感。
讽刺的是,昔日反对党曾大声疾呼:“国家的钱不是政府的钱,而是人民的钱!”如今,派发人民自己的钱,却包装成政府的恩赐,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金钱买不到信任,也换不来沉默
我们无法否认,100令吉能买到一桶油、一包米、几趟车程,但它买不到人民的信任,更换不来长期的沉默。风声过后,问题依然在那——教育困境、就业焦虑、制度腐烂、信任流失。
“昌明大马”的理想,需要的不是政治秀,而是政治勇气。人民不再需要被安抚的糖果,我们要的是清醒、可靠、能带我们走出泥淖的领导力。
你或许能暂时收买注意,但终究无法长久压制觉醒的民意。
因为人民清楚知道:100令吉不是未来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