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旅居英国的男子近日拍摄并上传一段视频,揭露伦敦有小贩打着“大马传统美食”的旗号贩售并不正宗的菜肴,企图借马来西亚美食之名牟利。他以流利马来语试探对方身份,结果对方当场露馅,引发网友热议。
这段视频由英国YouTube频道“Pat & Giuli”上传,记录了这对英国与意大利情侣在伦敦探索大马料理的过程。影片前半段他们来到一间主打印度煎饼(Roti Canai)的餐厅,不仅品尝到了搭配扁豆咖喱(dhal)和叁巴的热腾腾煎饼,还大赞酥脆香浓、价格实惠,一份仅6.75英镑(约28令吉),直呼“物超所值、原汁原味”。
然而,影片进入第15分钟后,画风一转。两人来到另一处号称售卖“大马美食”的街头摊位,摊主男女以英语滔滔不绝地介绍菜品,如仁当牛肉、炒饭、酸甜豆腐、素炒面、满洲鸡、叻沙等,甚至装扮成穆斯林形象,努力营造“马来西亚风味”。
但仔细观察,摊位上的食物名称与外观却与大马传统菜肴大相径庭。贴主并未立即拆穿,而是假装聆听推销,随后冷不防用马来语问道:“Kamu dari mana? Boleh cakap bahasa Melayu?”(你们来自哪里?能说马来语吗?)
这突如其来的发问令摊主当场语塞,面露尴尬,最终只得承认并非马来西亚人,仅表示“老板来自槟城”。
贴主随即点出问题所在——这些菜根本不是马来西亚美食,尤其是“酸甜豆腐”与“满洲鸡”更是从未出现在大马传统食谱中。他严肃批评摊主“假借马来西亚美食之名”,不仅误导顾客,更可能损害大马美食在国际上的声誉。
“当游客吃到这些所谓‘大马菜’后若觉得难吃,他们可能会认为马来西亚美食不过如此,这样的误解对我们的文化是一种伤害。”
他强调,马来西亚素有“美食天堂”之称,每一道菜背后都有文化与历史的根基。他呼吁海外华人及旅客在国外寻找大马料理时,务必擦亮双眼,支持真正用心烹调、忠于原味的大马餐馆。
“请别被幌子骗了,也别让劣质冒牌货毁了我们美食的名声。”他在影片结尾呼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