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东佛山近日爆发大规模基孔肯雅热(CHIKV)疫情,截至2025年7月21日,顺德、南海、禅城及三水四个地区累计通报确诊病例达2658例,全部为轻症个案,疫情以顺德区最为严重,病例主要集中在乐从、北滘及陈村镇街。
疫情分布与官方通报
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通报,自疫情爆发以来,顺德累计确诊2471例,成为此次疫情的重灾区,患者症状均属轻微。
南海区也通报84例确诊,主要集中在桂城街道;禅城区共通报100例,分布在石湾、张槎与祖庙街道;三水区则报告3例确诊,分别出现在西南街道与大塘镇。截至目前,各地均未出现重症或死亡个案。
佛山市各级疾控单位已全面展开防疫行动,包括蚊虫密度监测、病媒生物控制、宣传教育与卫生消毒等,呼吁公众加强个人防护,防止蚊虫叮咬,尤其在高风险地区。
基孔肯雅热与全球风险
基孔肯雅热与骨痛热症相似,皆透过埃及斑蚊和白纹伊蚊等蚊种传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典型症状包括高烧、剧烈关节痛、肌肉酸痛、皮疹与极度疲倦,部分患者恢复期可达数周至数月。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7月22日发布全球预警,指出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基孔肯雅病毒传播,超过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若各国防控不力,疫情可能迅速蔓延,给公共医疗系统带来沉重负担。
WHO回顾历史数据指出,20年前印度洋地区大流行曾造成50万人感染,虽基孔肯雅热致死率不高,但在老年人或有慢性病史的患者中,仍有致命风险。
疫情扩散已波及多国
2025年以来,法国留尼旺岛、印度、孟加拉等地区都报告了严重疫情,欧洲多国也出现输入型个案,部分国家甚至已出现本土传播。全球卫生专家指出,全球暖化、城市化与跨境旅行频繁,使得蚊媒病毒更易跨区扩散。
公众呼吁与建议
佛山卫生部门与WHO均呼吁民众应:
- 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尤其黄昏和清晨蚊虫活跃时段;
- 穿着浅色长袖衣物;
- 使用驱蚊剂;
- 清除住家周围积水,杜绝蚊虫滋生环境。
在疫情未获完全控制前,相关区域居民应保持高度警觉,积极配合防疫工作,以防病毒进一步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