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国家却被当成“二等公民”?一名马来西亚女子在社群平台Threads发文分享自己在本地一家高档酒店的经历,引发网民热烈讨论,有人更批评大马服务业仍深受“崇洋媚外”心态影响。
高价住宿却享不到应有待遇
这名女子指出,她与友人入住的是该酒店的高级房型,5晚共花了约RM8,000(每晚RM1,600),却在入住时连基本的欢迎饮料都没被主动提供。
“我们排在几位西方游客之后办理入住,他们订的是普通房型,一到就有人送上欢迎饮料。我们花更多钱住更好的房,却还得自己开口要,拿到房卡后我主动问才给我们,真的很难接受。”
她强调,虽然酒店设施没问题,但服务态度却让人倍感不尊重,所谓“高级体验”名不副实。
网友共鸣:这种事不是第一次听说
她的经历引发大批网友共鸣,评论区中涌现许多类似遭遇:
“如果这样,不如出国旅行,反正本地酒店也没比较便宜。干嘛花大钱被当次等客人?”
许多评论指出,这种现象早已不是个别事件,而是反映了某种“后殖民心态”依然存在于本地人的潜意识中。
“我会直接问服务员:‘所以我们不是Mat Salleh,就不值得被招待饮料吗?’ 然后微笑看着他。这些过度崇洋的心态真的该清醒了。”
“很多人还是觉得白人就值得更好的服务,但他们很多人其实很小气、性别歧视、甚至种族歧视。你敢不服务他们看看?”
崇洋问题无处不在:咖啡也歧视、足球也偏心
另一名网友分享日常经历:
“我点了卡布奇诺,服务员给Mat Salleh的是拉花美美的,我的随便倒一杯就端来。这是怎样?本地人就活该被敷衍?”
还有人指出,这种“白人优待”连本地体育圈也有:
“连马来西亚足球都吹捧那些归化白人球员,说他们奶奶曾在殖民时期出生在大马就大书特书,反倒忽略了在小球队努力拼搏的本地年轻球员。”
相较泰国,服务态度更显差距
不少网友也将大马服务业与邻国泰国做比较:
“泰国不论是便宜旅馆还是五星酒店,服务一视同仁,态度好到不行,真的让人佩服。反观我们这边,根本服务行业的耻辱。”
不过也有人提出更“务实”的解释:
“虽然不对,但也许是因为白人客人通常比较愿意给小费,所以员工才比较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