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租屋与买房的选择,许多年轻情侣在筹备结婚与组建家庭的阶段往往感到困惑:应先租屋过渡,等存到更多积蓄后再购屋?还是一次到位,直接购买现成房产?实际上,从现金流管理、搬迁成本与贷款安排等角度综合评估,直接购入已建成的房产或许更有利于整体财务健康。

一、租屋+买房的双重成本负担

若选择在2026年租屋、2027年再签约购买发展中项目,并预期房屋在2028或2029年交付使用,这段期间将面临双重支出

  • 持续支付房租
  • 同时承担房贷利息(按施工进度逐步发放)

这不仅大幅增加了月度开销,还可能压缩其他财务目标(如婚礼、紧急储蓄、投资等)的空间。

二、购买现成单位,一步到位更轻松

相比之下,若选择购入发展商已建成、但尚未售出的单位(如公寓),可直接入住,无需再经历租房期与二次搬家所带来的财务与精力负担。

搬家成本不容忽视,尤其是当家中已有大型家具与电器(洗衣机、冰箱、床、沙发等)时,搬家公司收费不低,甚至一次搬运都未必足够。此外,两次搬迁还将牺牲时间与效率。

三、贷款条件具备,可考虑入场

假设购屋总价不超过 RM500,000,若情侣双方:

  • 已还清大学贷款
  • 汽车贷款接近结清
  • 信贷记录良好(无逾期)
  • 所从事行业具有发展潜力

银行贷款审批通过的可能性相对较高。此时可考虑直接申请房贷,趁信贷状况尚佳时锁定利率与房价。

四、部分现成房产无需大装修

无论是发展商清仓单位,或是个人买家出售的未入住公寓,一般屋况良好。有些发展项目甚至附带基本装修与家具,可省去高额装修费与等待时间,让新居规划更具弹性。

五、结婚预算可弹性处理,避免削弱购屋能力

许多年轻人担心婚礼费用占据太多资源,进而影响购屋首期的筹措。事实上,婚礼不必奢华铺张,一场温馨而实用的婚礼同样能够留下美好回忆。若为了一夜宴席动用大笔储蓄,反而可能影响长期居住与财务稳定。

先评估现金流,再决定时机

买房是人生大事,但关键不在“早”或“晚”,而在于“是否量力而为”与“是否合理规划”。若租屋期间无法存下更多储蓄、却还要承担逐步增加的财务压力,不妨重新审视直接购入现成单位的可行性。

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财务决策,不仅可以避免资源浪费,更有助于为婚后生活打下更稳固的基础。

上一则新闻学生开会忘关镜头 不雅行为全被看光
下一侧新闻网红假GD骗倒全场 粉丝疯追还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