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砂拉越古晋河畔的玛格烈达堡(Fort Margherita),白色高墙与红色瓦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对游客而言,它或许只是打卡拍照的景点,但这座堡垒承载着砂拉越超过一个世纪的历史变迁,是一座无声诉说砂拉越百年风云的历史标志。

玛格烈达堡建于1879年,由第二代白人拉惹查尔斯·布鲁克为防御海盗所建,并以其妻子玛格烈达命名。布鲁克王朝时期,这里不仅是一道军事防线,更象征着白人拉惹对砂拉越的统治权力。从1841年詹姆士·布鲁克获汶莱苏丹册封为“砂拉越拉惹”起,砂拉越开启了独特的百年白人家族统治时代。

随着二战结束,砂拉越局势发生变化。1946年,砂拉越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玛格烈达堡也由军事堡垒转为警署和监狱,见证了社会动荡与人民对自由的渴望。直到1963年,砂拉越与马来亚、沙巴和新加坡组成马来西亚联邦,结束外来统治,开启新的独立篇章。

如今的玛格烈达堡已转型为布鲁克博物馆(Brooke Gallery),馆内展示着布鲁克时代的文件、武器、服饰与历史影像,让访客得以一窥砂拉越昔日政治与社会样貌。行走在堡垒狭长回廊之间,每一块石墙仿佛都在诉说那段不平凡的历史。

与玛格烈达堡隔河相望的祖国广场(Padang Ibu Pertiwi),则是现代砂拉越的重要象征。这里不仅是群众集会、文化节庆与722庆典的主要场地,更是砂拉越人表达归属感与身份认同的精神空间。每当红、黄、黑三色九角星旗迎风飘扬,都在提醒着人们:今日的自由与和平是经历百年努力与牺牲所换来的成果。

玛格烈达堡不仅是历史遗迹,更是现代砂拉越人的心灵提醒。它见证了砂拉越从独立王国,到英国殖民地,再到马来西亚联邦成员州的漫长历程,映照着这片土地上人民对自决、尊严与多元文化共融的坚持。

在古堡的阴影与祖国广场飘扬的旗帜交织之下,砂拉越的故事仍在继续。每一位经过这里的人,都是这段历史回声的倾听者与延续者。

上一则新闻涉300万利益“闹翻主谋” 网红遭开枪爆出内幕
下一侧新闻校外教学发生悲剧 巴士坠坡22死伤画面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