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技术不断进步,许多旧有的电池充电观念早已过时。外媒《Android Police》和《Wired》近日邀请专家破解五大手机充电迷思,提醒用户更新观念,养成正确的充电习惯,才能真正延长电池寿命。


迷思一:手机整晚充电会伤电池?

错误! 现代旗舰手机普遍配备 AI 智能充电功能,例如 Samsung、Google 等品牌,会在充至 80% 后暂停,清晨再充满至 100%,有效避免过充。不过,若长时间维持满电状态,仍可能加速电池老化。建议开启电量上限设置,设定在 80% 更能延长电池寿命。


迷思二:一天充电多次会缩短寿命?

错误! 专家建议电量应保持在 20%~80% 之间,并采用“少量多次”方式充电,比等到电池耗尽后再一次充满更能保护电池健康。


迷思三:任何快充器都能快速充电?

错误! 各品牌手机支持的快充协议不同(如 USB-PD、PPS、SuperVOOC 等)。使用不兼容的快充器虽然不会损坏手机,但充电速度会大打折扣。建议在购买前确认充电器是否支持对应协议。


迷思四:非原厂充电器会损坏手机?

未必! 像 Anker、UGreen、Belkin 等高品质第三方品牌,只要通过快充和安全认证,也能提供稳定可靠的充电体验。购买时应确认是否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迷思五:无线充电比有线充电更好?

不完全正确! 虽然无线充电方便,但发热量较大,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电池提前老化。建议平时以有线充电为主,若常用无线充电,建议选用带有风扇或温控设计的 Qi 认证设备。


延长手机电池寿命的4个关键习惯:

  1. 保持电量在 20%~80% 之间;
  2. 避免长时间处于 100% 或电量耗尽状态;
  3. 优先使用有安全认证的充电器;
  4. 避免边充电边打游戏或执行高耗能操作。
上一则新闻揭“最常见”的离奇死因 验尸官吁两类人勿吃牛排
下一侧新闻出轨怕露馅 人妻联手小王街头劫老公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