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巫船厂联合公会呼吁财政部与交通部紧急审查销售与服务税(SST)新税制,指其对马来西亚造船业构成沉重打击。该会昨日在文告中指出,随着政府重新实施并扩大SST在造船领域的征收范围,本地海事与造船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营运压力。尽管理解政府提升财政收入的意图,然而,SST的现行征收方式已对本地造船厂、船用零部件供应商及相关服务业者造成严重冲击。

公会指出,造船业不仅是国家海事经济的重要支柱,更是在砂拉越和西马沿海州属的重要就业来源。现阶段,业者普遍面临四大挑战:首先,成本大幅上升导致供应链承压。关键原材料与设备失去进口免税优惠,使本地供应商采购成本激增,最终转嫁至造船厂,迫使厂商转向海外采购,削弱了本地供应链的韧性与发展潜力,严重影响产业竞争力。其次,出口优势被削弱。

虽然出口船舶本身免税,但建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部件与服务普遍被征税,侵蚀了利润空间,使我国船厂难以与邻国竞争国际订单。第三,本地市场遭受挤压,船东因SST提高采购成本,纷纷转向印尼、越南或中国等免税市场,形成“弃本地、购外地”的恶性循环,打击本地造船需求。

第四,现有订单陷入困境。许多合约签署于SST重新执行前,价格与付款条件未涵盖税务变动,造船厂如今需承担额外成本,利润空间压缩,甚至可能导致违约或现金流中断,影响企业信誉。

诗巫船厂联合公会强调,目前SST执行方式与我国打造区域船舶制造、维修及改装中心的发展愿景相冲突。为此,公会敦促财政部与交通部重新评估SST在造船业的适用范围,特别是在建造用原料、外包服务及本地船东购船环节上的税务安排。

他们建议,政府应立即与行业代表展开磋商,尽快为出口船舶建造相关材料与服务设立SST豁免机制,检讨本地船东购船征税政策,避免打击内需,并设立退税制度或过渡性激励措施,以协助中小企业与偏远地区船厂缓冲冲击。同时,也应对已签署合约的建造项目给予特别通融与税务补贴,以防范产业链违约与经济损失。

公会重申,马来西亚要实现成为区域海事强国的目标,必须依赖支持产业成长、鼓励技术进步并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制度架构,而非加重税负、削弱发展动能的措施。他们期待政府迅速回应业界呼声,以避免这一关键产业遭受长期性破坏。

上一则新闻大马首座700米 “超级摩天楼”即将登场
下一侧新闻神秘“人与山”路牌 民众爬上去收获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