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是街头改革的象征,是高举正义与问责旗帜的政治力量。他们严厉批判贪腐、滥权与无能,以“人民代言人”自居,坚称唯有他们才能拨乱反正,还国家一个公正清明的未来。

然而,政权一旦落入手中,一切便风云突变。他们迅速从“反对者”变为“被反对者”,从曾经为人民发声的改革使者,变成今日以权谋位、拒绝批评的执政者。他们曾痛斥前朝的傲慢与冷漠,如今却熟练地操弄权力语言,制造数据幻象,回避社会质问。那些曾怒斥的行径,如今在他们身上照样上演,甚至更为老练。

讽刺的是,现今的在野者仿佛复制了过去他们的剧本,用同样的手法质问政府,用同样的言语击打政策缺陷。物价飙升、补贴撤除、经济疲软、司法不公……一个个议题激起人民不满。而人民的情绪也不再是无奈,而是由冷漠转为愤怒,从期待转为失望。

当政府被追问时,回应的是模糊不清;当社会发出批评时,面对的却是压制与标签。他们挥舞“抹黑”、“煽动”的指控,将不同意见视作敌意,动辄以警方介入处理。这种将质疑视为敌人的姿态,与他们当年声嘶力竭控诉的高压政治,并无二致。

曾几何时,质问是他们手中的武器;而今,他们却要将那把剑从民众手中夺回。他们既想享受掌权的便利,又拒绝被监督,这种选择性失忆,才是对民主精神的最大讽刺。

人民已不再执著于希盟能否改变国家,因为他们已率先改变了自己。他们背弃承诺,丢弃原则,将制度挂在嘴边,却将信仰弃于权座之后。这不只是一个政党的堕落,更是信任被一次次践踏的缩影。

今天的希盟,不再令人热血沸腾。他们的身影已从街头走向权位,也从希望走向沉默。他们的结局,或许并不需要任何政敌写下,只需人民用一张张选票,冷静地说出四个字——“换人做做”。

上一则新闻特朗普“关税信”再追加一国 征高达50%税率
下一侧新闻男子派对上炫耀跳水特技 10秒后变成一具浮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