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正在悄然推动一场教育改革。由砂拉越基金会设立的公立国际中学(Yayasan Sarawak International Secondary School,简称 YSISS),打破“国际教育专属富人”的固有印象,成为全马唯一由砂政府创办的国际学校体系,通过严谨的评估制度,为不同阶层学生提供平等机会。
目前,砂政府规划建设五所公立国际中学:
已启用/即将启用
- 古晋 Petra Jaya 校区:2022 年起运营,现有学生就读。
- 古晋 Seri‑Kuching 校区(Mile 12/Semenggok):2024 年 4 月迎来首批 Form 1 学生。
建设中/规划中
- 诗巫校区:选址莱拉泰益学院旁,预计 2026 年招生。
- 民都鲁校区:已纳入扩建计划。
- 美里校区:选址 Beraya(峇甘奴),招标工程今年内完成,目标于 2027 年投入运营。
学校采用国际认可的剑桥课程体系。学生在中三(Form 3)参加 Checkpoint 考试,评估英语、数学、科学三科,满分为 50 分。首届 Petra Jaya 校区学生成绩如下:
- 英语:32 分
- 数学:39 分
- 科学:39 分
三科均超越全球平均,展现学生具备国际竞争力。
进入中四至中五(Form 4-5),学生将应考 IGCSE,包括英语、数学、理科及 ICT 等科目,学校设定至少 70% 学生达 C 等以上的目标,为后续 A-level 或国际文凭(IB)课程奠基。
YSISS 的招生不仅重视学业表现,也注重家庭背景,确保教育机会均等:
- B40(低收入)至少 50%
- M40(中等收入)约 30%
- T20(高收入)不超过 20%
以 Petra Jaya 校区为例,B40 学生比例高达 55.4%,超过既定标准。申请者须具备小学六年级 Band 5 成绩,同时提交家庭收入与社经背景资料,以确保资源惠及最需要者。
为持续优化教学成果,砂政府计划于 2025 年推行新评估机制,整合:
- 校内评估(Pentaksiran Bilik Darjah)
- 剑桥国际标准化测验
- 个别能力追踪
此举有助及早识别学生弱点,提供针对性辅导,尤其在 STEM 与职业技能方面,为境内高科技与绿色经济发展储备人才。
不过,改革亦伴随挑战。最大问题在于师资短缺,尤其是具备剑桥认证、能全英语授课的教师在偏远地区更难招募。此外,多个校区仍处于建设阶段,如何同步维持教学品质与公平招生,是当局需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较于一般私立国际学校,YSISS 具备以下特征:
项目 | YSISS(公立国际学校) | 私立国际学校 |
---|---|---|
学费 | 免费或象征性收费 | 高昂 |
招生标准 | 学业 + 社经背景兼顾 | 以成绩或经济条件为主 |
师资资格 | 剑桥认证要求高 | 教师素质高但要求不一 |
学生背景 | B40 占比过半 | 多属中上阶层家庭 |
教育导向 | 国际化 + 社会公平并重 | 国际化 + 商业导向 |
YSISS 被定位为砂拉越迈向高科技产业与绿色经济的“人才培养基地”。政府希望透过这项计划,培育能在全球舞台发光的青年,同时让各阶层学生都拥有平等的发展起点。
随着更多校区的陆续落成,这项教育工程正在不断推进。砂拉越是否能借此建立全国乃至东南亚教育创新典范,仍有待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