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砂拉越的发展,许多人会想到不断延伸的高速公路、拔地而起的水电站、清洁能源的崛起,或是数字经济的蓝图。然而,在这一切大型建设的背后,有一个关键问题往往被忽略——钱从哪里来?答案隐藏在一场正在悄然展开的金融布局里,而两家截然不同的银行,正成为这场布局中的关键角色:砂拉越自己的发展银行 DBOS,以及全国知名的商业银行 Affin Bank(艾芬银行)。

DBOS,全名“砂拉越发展银行”(Development Bank of Sarawak),是一家为发展而生的专属银行。它不设对外服务窗口,没有储蓄户头、也不发信用卡,更不会处理普通人的银行业务。这是一家由砂拉越政府创立、专门为砂拉越发展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机构。它的钱主要来自政府与相关机构,目标明确:支援砂拉越的关键工程,例如高速公路、水力与氢能源设施、数码经济基础建设等。简而言之,DBOS 就是砂拉越的“财政加速器”,让政府在无需等待联邦拨款的情况下,也能推动自己的发展议程,体现了砂拉越追求财政自主的战略决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Affin Bank——一家熟悉度极高的商业银行,在全国设有分行,提供储蓄、贷款、信用卡等服务,服务对象涵盖个人与企业。Affin Bank 的背景也不一般,其大股东是马来西亚武装部队基金局(LTAT),意味着它在许多政府相关项目中也具备天然优势。近年来,Affin Bank 在砂拉越的布局明显加快,不但拓展分行,还积极进军中小企业贷款市场,特别关注绿色能源与环保相关投资。

表面上看,两家银行风格迥异,一个聚焦政策推动,一个深耕市场需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它们的合作潜力巨大。设想一座预算高达数十亿令吉的氢能工厂项目:第一阶段可能由 DBOS 提供种子资金,承担初期风险;而后期则由 Affin Bank 介入,通过“银团贷款”模式与其他银行共同筹资,分摊风险,同时促成项目落地。这类合作模式,正是砂拉越迈向自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机制。

对砂拉越而言,这不仅意味着可以减少对联邦资金的依赖,更标志着境内发展正在形成一个更灵活、更具弹性的金融生态系统。商业银行也因为这些大型计划的牵引,有机会参与绿色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全过程。从宏观上看,这将为砂拉越的未来打造出一个更稳健、多元、可持续的经济结构。

对一般民众来说,虽然这类金融操作远离日常生活,但它的成果却切实可见:更多基础建设、更顺畅的网络、更环保的能源供应,进而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与商业活力。

当然,要走好这条路并不轻松。DBOS 必须确保资金的持续运作与高效分配,Affin Bank 也需审慎评估砂拉越市场的成长潜力与投资回报。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砂拉越的发展蓝图中,DBOS 与 Affin Bank 这对“政策与市场”的搭档,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当你穿行在砂拉越的新高速公路、看到崛起中的氢能工厂或先进的数码园区时,不妨记得,那不只是钢筋混凝土的堆叠,还有一道金融力量,在背后默默推动着这片土地前进。砂拉越,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一场别具特色的金融故事。

上一则新闻不满商场假模特“激突” 华裔女:要有分寸
下一侧新闻“帅哥老同学”重逢变骗局 女子惨失29万